序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源起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我国研究概况
1.3.3 广西地区的相关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1.4.1 目前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广西地域文化背景
2.1 地理学背景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广西地域人文生态
2.2 历史沿革
2.2.1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2.2.2 唐宋元时期
2.2.3 明清时期
2.2.4 民国至今
2.3 土著族群及其文化特征
2.3.1 广西土著族群溯源
2.3.2 基本文化特征
2.4 移民与文化传播
2.4.1 人口迁移与构成
2.4.2 汉文化在广西的传播
2.4.3 汉族移民的基本文化特征
2.5 广西地域文化分区
2.5.1 文化圈与民系的概念
2.5.2 桂西百越土著文化圈
2.5.3 桂东汉族移民文化圈
2.5.4 广西地域文化分区的特点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义化的生成及其区划
3.1 影响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生成的因素
3.1.1 自然因素
3.1.2 人文因素
3.2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的类型
3.2.1 干栏式楼居
3.2.2 天井式地居
3.3 建筑文化的区划方法
3.3.1 基于建筑本体构成要素的区划
3.3.2 基于建筑形成影响因素的分区
3.3.3 基于历史民系的区系类型研究
3.4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区划
3.4.1 百越干栏建筑文化区
3.4.2 汉族地居建筑文化区
3.4.3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区划的特点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西百越文化区传统乡土建筑
4.1 聚落及总体空间形态
4.1.1 聚落类型分析
4.1.2 聚落空间意向
4.1.3 聚落公共建筑
4.2 居住建筑平面及空间组合
4.2.1 基本功能构成元素
4.2.2 侗族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4.2.3 壮族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4.2.4 苗瑶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4.2.5 汉文化对干栏建筑平面型制的影响
4.3 建筑结构与构架
4.3.1 基本构架类型
4.3.2 屋面做法
4.3.3 平面功能对干栏构架的影响
4.3.4 其他构架做法
4.4 营建机制
4.4.1 选址与立项
4.4.2 工匠传统
4.4.3 建造过程与仪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西汉文化区传统乡土建筑
5.1 聚落及总体空间形态
5.1.1 聚落类型分析
5.1.2 聚落空间意向
5.1.3 聚落公共建筑
5.2 广西湘赣式传统建筑
5.2.1 平面形制
5.2.2 建筑构架
5.2.3 造型及装饰
5.3 广西广府式传统建筑
5.3.1 平面形制
5.3.2 建筑构架
5.3.3 造型及装饰
5.4 广西客家式传统建筑
5.4.1 平面形制
5.4.2 结构体系
5.4.3 造型及装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6.1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的价值
6.1.1 文化生态价值
6.1.2 历史人文价值
6.1.3 技术价值
6.1.4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的价值评估
6.2 面临的问题
6.2.1 社会环境的变迁
6.2.2 人为与自然灾害
6.2.3 规划与管理的问题
6.3 保护的原则与方式
6.3.1 保护原则
6.3.2 保护方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创造新时期的广西地域建筑
7.1 广西地域建筑的当代发展概况
7.2 广西地域建筑创作之道
7.2.1 借鉴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理论
7.2.2 深化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
7.2.3 加强地域建筑技术的运用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