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兴宁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成绩

2022/07/1696 作者:佚名
导读:一、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以非常手段抓收入、控支出、保平衡,大力促产培财,强化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争取上级支持,取得显著成绩。财政总收入14.71亿元,同比增加2.42亿元,比增19.69%,财政总支出14.69亿元,同比增加2.41亿元,比增19.62%,融入资金1亿多元,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坚持领

一、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以非常手段抓收入、控支出、保平衡,大力促产培财,强化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争取上级支持,取得显著成绩。财政总收入14.71亿元,同比增加2.42亿元,比增19.69%,财政总支出14.69亿元,同比增加2.41亿元,比增19.62%,融入资金1亿多元,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坚持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制度,在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出口退税、融资担保等方面,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年争取上级专项扶持资金1232万元,带动中小企业融资2.1亿元,出口退税4074万元,对推动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树人木业万吨油茶加工厂、以纯制衣等一批投资大、科技含量高、拉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顺利投产或试产;广东明珠、华润电力、广东鸿源、金雁电工、富兴摩托、海丰鞋业、南丰电气、广东富农、万通工艺、联发纺织等一批骨干企业,生产稳步发展,效益不断提高。制订了扶持上市后备企业新措施,广东鸿源机械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新发展中小企业299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1.54亿元,比增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3.9亿元,比增10.1%。

农业经济较快发展。以开展经济特色镇、文化先进镇、教育强镇、生态文明镇、平安法治镇“五联创”活动为总抓手,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全面落实中央、省惠农政策措施,发放农业各项补贴6362万元,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实现丰收,粮食总产达32.44万吨,比增4.81%,被评为“广东省粮食高产创建先进单位”。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优质稻、有机蔬菜、高山油茶、禽畜养殖、优质名茶、优质水果等六大产业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被评为全省首个“中国油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列入全国东南沿海出口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新丰盛有机种植通过了国家级有机食品认证,获得供港澳蔬菜备;广东宝兴被列为省首批百家重点生猪养殖场和国家生猪核心育种中心。新培育了各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对石壁水库等24宗中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实施农村饮水工程9宗,整治中低产田1.8万亩,新建农村沼气池750个,建立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0个。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7.81亿元,比增6.5%。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现代物流、商贸、餐饮、金融、保险、电信、通讯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1亿元,比增21.2%。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新开工商品房21.01万平方米,完成商品房销售21.78万平方米,销售额4.23亿元。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晋升为3A级景区,新开发“兴宁一日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金融稳健运行,各项存款余额111.92亿元,比年初增长13.6%;各项贷款余额43.62亿元,比年初增长26.3%,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力度不断增强。

二、“双转移”工作取得新成效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举办世界兴宁同乡第五次恳亲暨经贸洽谈会,录制《绿色兴宁、创业福地》电视专题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加大招商宣传推介力度,提升了兴宁形象。科学整合园区资源,顺利完成产业转移园调整规划可研、环评等专项审批论证和土地集约评估利用,拓宽了发展空间。坚持领导招商、园区招商、上门招商,制订了《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招商引资办法》等一系列措施,亲商、爱商、护商氛围日益浓郁,成功引进东莞天恒集团兴建神光山五星级旅游酒店项目,树人木业油茶加工厂、澳洲佰丽科技集团、凯利莱公司等项目落户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园。全面完成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兴宁区域首期用地665亩的征地拆迁和安置任务,投资9600万元的广汽集团汽车传动带项目和4000万元的丽都瓷业项目落户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全年共引进项目35个,投资总额29.1亿元;进园企业30家,投资总额达23.9亿元,已投产18家,全年完成园区工业总产值5.3亿元,工业增加值1.55亿元,实现税收1820万元,产业转移园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重要聚集地和经济增长点。

劳动力转移扎实推进。全市455个行政村全面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对全市54.9万名农村劳动力全部录入电脑管理,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劳务输出3.22万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

三、重点项目取得新突破

十大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合水水库加固扩建建安工程全面完工,移民安置工程首期3个集中安置区600套安置房全部建成,已搬迁入住468户,二期241套完成选点规划工作。广东云山汽车项目顺利投产。技工学校新校区首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实现招生1600人,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招生任务。宁江重点堤围除险加固工程14.52公里干堤、城市(西区)防洪堤三期工程、官汕大道改造东段工程基本完成。霞岚钒钛磁铁矿项目完成《地质报告》、《半工业化试验报告》和环评大纲,安置点完成测绘和详细规划。济广高速兴宁段已进入设计环评阶段,华润电力二期、北环大道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四、城乡面貌显现新变化

科学制订城市发展规划。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36个自然村的村庄整治规划。加强土地储备和管理,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建立了全市19.5万亩耕地后备资源项目库,充分发挥土地储备中心的作用,全年储备土地1100亩,盘活“三旧”用地7000平方米,确保了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为今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第一自来水厂迁建论证,一水厂退出河道取水,确保市民饮用水安全;启动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铺设供水管道71.6公里;日处理2.5万吨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城区集污管网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垃圾处理场扩容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城区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沥留线改造、宁江大道和永泰路建设基本完成;兴南大道、兴田路、宁江路、曙光路等主干道铺筑了沥青路面;完成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150公里,455个行政村道路全面实现了水泥硬底化,水口水洋大桥竣工通车。加大电力建设投入,石马、罗岗等输变电站改造建设相继完成,城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建立和完善了道路保洁机制,加强对违章建筑、违章广告以及乱摆乱卖、乱倒垃圾等行为的整治,城市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生态环境呈现新气象

全力推进绿色兴宁建设。抓好以合水水库、和山水库、宁江河流域、铁山渡田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完成植树造林6.9万亩。组织开展违法排污、非法开采稀土和城乡污染源的专项整治行动,对10家违法排污企业实行了经济处罚,12家企业实行停产整治,拆除了46座污染严重的小高炉,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2个,新增耕地5000亩,立案查处违法用地行为16宗,基本实现土地占补平衡。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和“生态文明百村绿”行动,龙田龙盘等7个村被评为梅州市级生态示范村,生态环境日益优化。

六、民生民利得到新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92583人,农村居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804781人;为3500多名早期离开企业的职工补办了养老保险,2354名村“两委”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152家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办理了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576人;2672名五保供养对象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年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提高到110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提高到65元;城乡遗属人员生活困难补助标准分别提高了133元和73元;下岗、失业、退休的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补助提高100元;为18.6万名师生办理校园险,为1.27万名困难家庭学生发放生活补助。新增就业岗位5130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60人,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就业39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安居工程扎实推进。兴福花园第一期工程119套经济适用房、28套廉租房主体结构基本完成,672户农村贫困户建房得到政府补助。投入76.8万元,为全市20万户农民房屋整体投保。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省属水库移民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七、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教育强市创建扎实推进,福兴、宁新、永和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街道)督导验收专家组的验收。高考成绩喜获丰收,夺得梅州市文科、理科状元,本科上线人数居梅州市各县(区)之首;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撤并中小学校64所;增加高中阶段优质学位900个,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6%;宁中中学、沐彬中学被评为省一级学校,市职校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复查复评。

科技医疗卫生取得新成绩。成功举办梅州市产学研结合项目对接暨“双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系列活动,33家企业与16所大学或科研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9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5项,兴宁科技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招录300名医技人员充实城乡医疗队伍,在梅州率先启动省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农村—乡镇—医院急救、保健网络系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的防控防治工作得到加强。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兴宁市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彰显人文秀区新形象。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和创新,“竹板歌”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古城墙、两海会馆修复工程,开展“十大古民居”和“百座特色古民居”评选活动并授匾挂牌保护。广播电视事业持续发展,新闻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力度加大。“梅州市文化先进镇”、“文化大戏千村行”、“农家书屋”活动深入开展。培养输送的16名兴宁运动健儿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梅州市第六届运动会兴宁名列前茅,省曲棍球训练基地落户我市,明珠体育公园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社会保持和谐安定。坚持“大接访”活动和领导信访包案制度,建立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完善四级综治网络,初步形成大综治、大调解工作新格局,信访量比上年下降46.6%。开展“创平安、迎国庆”、“粤安”、“嘉安”、“秋季攻势”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全面加强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制假售假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安全生产重点领域监管得到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扎实有效,工矿商贸企业杜绝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积极推进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增强。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推进。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依法依规完成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个体私营协会改革转制顺利完成。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完成梅州市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荣获国家级先进集体。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气象、对台、外事侨务、对口帮扶取得新成绩。保密、档案、工会、老龄、残疾、地方志、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等事业健康发展。双拥工作、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进步。

八、行政效能得到新提升

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建议64件,政协提案112件,满意率及基本满意率达到95%以上。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对重大事项实行集体讨论、集体决定,强化跟踪监督,政府执行能力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制订和完善了政府行文、办会等规章制度,确保政府各项工作规范运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是上级党政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不畏艰难、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兴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兴宁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趋缓,财政仍然困难,发展环境还有待优化,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解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