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任务,今年着力抓好如下九大方面工作:
一、坚持招大引强,在实施“双转移”战略上取得更大进展
坚持把实施“双转移”战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劳动力转移。
以更加强烈的紧迫感重视招商引资。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天招商引资的差距,就是明天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最大的决心、最强的措施,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一要创新招商思路。坚持领导招商、专业招商,突出园区招商、资源招商,紧紧抓住当前宏观经济不断向好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与东莞石碣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和广州萝岗区对口帮扶的有利条件,面向港澳台、面向珠三角,大力引资引智,在机电、化工、建材、纺织、农产品、矿产资源等产业上实施有效对接,促进产业升级。要建立重大项目快速反应机制和高效协调机制,力争在引进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的突破。二要完善园区建设。重点抓好园区规划调整报批,建设综合大楼、污水处理厂,开通兴业大道,完善“七通一平”;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积极推进BT模式建设园区,逐步实现园区建设由政府投入为主向市场融资为主转变。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园区面积从目前4平方公里扩展至10平方公里,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三要提高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招商引资“头号工程”观念,增强主动意识,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为企业提供最优质、高效服务,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招商、支持招商、服务招商、参与招商的良好氛围。
以更加积极的措施促进劳动力转移。一是充分发挥技工学校新校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加快二期工程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推动技工学校早日跨进“国重”行列。二是创新培训方法。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基地培训与网点培训相结合、定向培训与推荐就业相结合,为劳动力就业培训提供便利。三是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市、镇、村劳动保障网络建设,加强与珠三角企业和本地企业的沟通联系,适时举办用工招聘会,一手抓劳动力输出,一手抓就近就地就业。2010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万人,免费培训4000人,转移富余劳动力1.7万人,努力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二、坚持扶优扶强,在壮大工业总量上取得更大进展
扎实抓好项目建设,培育扶持主导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全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一是力促建成项目尽快达产增效。重点扶持云山汽车、树人木业开足马力,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把我市打造成全省客车生产基地和油茶生产基地。二是力促在建项目尽快落成投产。重点抓好霞岚钒钛磁铁矿、凯莱斯工艺、丽都瓷业、深圳力通王通信电子制造、广汽集团汽车传动带、威诺斯塑胶助剂、联康药业等七大在建项目,力争2010年全面实现投产。继续做好华润电力二期报批相关工作,争取国家核准。三是精心组织项目储备。加强对上衔接,争取更多的重点工业项目挤进国家、省的项目规划,增强发展后劲。
全力扶持工业企业提速提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工业产品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提升,价值链由低位向高位提升,增强企业竞争力。继续加大对广东明珠、华润电力、云山汽车、广东鸿源机械、金雁电工、宁江集团、富兴摩托、南丰电气、广东富农、华雨制造、胜风工艺、万通工艺、联发纺织等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骨干企业强强联合、重组兼并中小企业,促进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加大对上市后备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促上市后备企业早日上市。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和保障平台,在资金、土地、人才、市场等方面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打造中小企业集群。力争今年工业总产值比增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增12%以上,中小企业在总量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三、坚持强农惠农,在推进“五联创”活动上取得更大进展
以深入开展“五联创”活动推动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扎实推进“五联创”活动。坚持把“五联创”活动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优化规划,创新方法,凝聚合力,把“五联创”活动贯穿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力求创建成果有数量上的突破和质量上的提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好做足“油、肉、米、果、菜、茶”六字文章,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一是办好福兴、龙田、宁中、新陂、刁坊等镇5万亩优质稻示范基地,水口、罗浮500亩有机稻生产基地,打造优质大米品牌。二是继续抓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新种植油茶4.6万亩以上,2010年油茶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擦亮“中国油茶之乡”品牌。三是发挥新丰盛有机种植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扩大无公害、有机蔬菜基地面积,争取“三品”论证面积达2万亩以上。四是加大对绿柚、龙眼、单枞茶的宣传力度,稳定茶、果生产面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五是全力扶持广东富农、广东宝兴发展现代养殖,建立种猪研发中心,加快推进禽畜品种改良步伐,推进养殖业发展。
提升农业支撑体系。积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力争2010年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45%。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抓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和探测环境建设,提升预测预报服务水平。全面开展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有序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完善农村经营承包责任制。
四、坚持投资拉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更大进展
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加快谋划和建设一批重点项目,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全力抓好投资近40亿元、以济广高速为重点的交通公路建设。济广高速兴宁段下半年要全面进入征地拆迁,加紧做好北环大道立项相关工作和鹰梅铁路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启动205国道穿城段洋里至茅塘、径荷、径石、溪留、龙石、甘罗、龙山公路升级改造,完成兴畲高速新圩互通至省道225线连接线公路和200公里自然村道路建设,兴建农村招呼亭200个,乡村公路硬水沟50公里,改造上华桥等危桥16座。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投资7亿元、以合水水库加固扩建移民安置工程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即:合水水库加固扩建移民安置工程,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宁江沿岸重点堤围除险加固工程,石壁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合水水库东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17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9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继续抓好石马河、大坪河等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面上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五、坚持扩容提质,在建设宜居城乡上取得更大进展
按照“西连、东进、南扩、北优”的城市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
拓宽城市发展架构。按照建设3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和神光山旅游、城南新区等专项规划,更加注重规划修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加强市政设施建设。一是投入9300万元,完成一水厂迁建工程。二是投入6200万元,完成神秀南路道路工程。三是投入5000万元,完成城区管道燃气建设工程。四是投入5000万元,实施城南新区亲水公园和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建设。五是投入4000万元,完善城区集污管网建设。六是投入600万元,完成宁江大道二期建设。七是投入400万元,完成宁江西堤西河桥至205国道水沟、绿化工程。八是继续完善城区主干道沥青路面建设。九是投入1亿元,完成白泡、新陂、罗浮、宁新110千伏变电站和大坪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环城北路电网改造。不断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加强城市经营管理。积极借鉴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创新城市经营理念,盘活土地、空间、设施、许可等城市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采用BT、BOT等模式,为城市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提高经营城市水平。继续抓好“两违”、“五小”、“六乱”整治,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品位。
加快旅游商贸房地产业发展。全力抓好神光山旅游度假酒店项目建设,加快征地、拆迁、道路、水电等相关工作进度,确保项目尽快动工建设;加大合水景区、和山景区、明珠水上乐园等景区景点的投入,促进全市旅游业上档次、上水平。巩固提升传统商贸业,落实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补贴等政策,扩大城乡消费市场;培育发展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再造我市商贸之乡新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园林组团式住宅小区,加快新兴豪庭、丽都花园、明珠商贸城、鸿运新区、惠福园、永泰华庭、宁江新城二期商住区等房地产项目建设,打造宜居城市。
六、坚持开源节流,在增强保障能力上取得更大进展
按照“抓收入、控支出、出政策、求支持、保平衡”的工作思路,做好财税工作,增强保障能力。
坚持科学聚财理财。通过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支持企业扩大生产,提高效益,壮大财源。大力组织收入,严格依法治税,创新征管手段,提高征管水平,确保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逐步建立“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非税收入管理模式,增加本级可支配财力。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项目、民生民利、农业、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入,严格控制行政事业经费支出,厉行节约,集中财力办大事,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强财政支出跟踪问效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扎实推进“金融生态示范市”建设,高度重视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稳健有序运行。进一步密切银政、银企关系,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资金投放力度,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积极推进农信社改革,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制,推动金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七、坚持以人为本,在改善民生民利上取得更大进展
更加注重解决民生民利问题,多做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实事,构建和谐社会。
进一步健全城乡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参保人数比上年增长10%以上,农村养老保险达到应保人数的30%以上,城镇居民医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低于2500元、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低于1500元的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建立面向所有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突出抓好困难群体就业,支持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返乡务工农民和失业人员创业,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实施城乡安居工程。加快兴福花园319套经济适用房和48套廉租房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和老区整村搬迁工作,完成1000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逐步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八、坚持统筹发展,在促进社会各项事业上取得更大进展
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建设教育强市。加快教育强市创建步伐,兴田、新陂、宁中、合水、坭陂、叶塘要达到教育强镇标准。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确保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办人民满意教育。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大镇级卫生院投入,改造扩建龙田、坭陂、罗岗、罗浮、径南、大坪、合水、宁中、永和、福兴等10个镇级卫生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促进文化繁荣。重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梅州文化先进镇”创建工作;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海会馆”改造工程和古城墙修复工程,启动文峰塔修复工程;加快永和湖尾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兴建革命纪念公园,规划兴建“客家文化公园”;“杯花舞”力争申报国家级“非保”项目,争取申报省级“版画之乡”。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步伐,尽快完成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功能,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保护生态环境。支持和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坚决关闭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左右。认真抓好植树造林、荒山绿化、重点流域环境的综合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等工作,巩固木材加工经营企业整治成果,保护森林资源。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万亩,开发整理耕地2万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减轻农村面源污染,不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建设洁净家园。
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着力抓好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和整治,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严把食品药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安全关,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完成圩镇消防规划,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防控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连接社区、重点场所、主要街道和交通干道的视频监控平台,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社会恶势力等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积极完善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扎实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精心组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普查任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抓好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增强全民身体素质。进一步做好人事、物价、双拥、人防、保密、档案、工会、残疾、老龄、地方志、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等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九、坚持执政为民,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取得更大进展
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塑造政府新形象。
建设效能型政府。积极推行行政问责制和绩效评估制,落实首问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行政效能监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把精力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确保市委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树立民本理念,强化宗旨意识,高度重视和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始终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财力、物力、精力更多地用于解决民生问题和推进社会发展,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建设法治型政府。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依法履行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增强行政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建设廉洁型政府。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开启新征程,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蓬勃向上、克难攻坚的进取精神,以勇往直前、奋力跨越的昂扬斗志,以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为全力当好梅州绿色崛起主力军,建设工贸新城、人文秀区、绿色兴宁而努力奋斗! "J-main-content-end-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