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简介

2022/07/1680 作者:佚名
导读:黄土地质灾害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成立,2012年6月被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黄土地质灾害实验室立足于我国黄土高原及黄土分布区,以黄土在国际上的地域性学术价值和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为研究特色,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大需求,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解决我国黄土地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中的重大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发展和建立黄土地

黄土地质灾害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成立,2012年6月被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黄土地质灾害实验室立足于我国黄土高原及黄土分布区,以黄土在国际上的地域性学术价值和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为研究特色,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大需求,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解决我国黄土地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中的重大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发展和建立黄土地质灾害防治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为黄土地区地质环境保护和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争取建设成为具有黄土特色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设立有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黄土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组成,现任学术委员会成员19人,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3人,比例15.8%。学术委员会设顾问3名,主任1名,副主任2名。实验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秘书长1名;下设研究室、实验室、办公室。学术委员会是 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根据实验室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设立5个研究室:成灾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室、滑坡水文作用机理研究室、城镇地质灾害研究室、灾害防治 技术研究室、矿山地质灾害研究室。4个试验室:仪器测试室、数值模拟试验室、电镜测试室、地质灾害原位测试室。4个野外科学观测基地:黄土崩滑灾害- 陕西延安野外基地、黄土崩滑灾害-甘肃永靖野外基地、矿山地质环境-陕西潼关野外基地、地下水与生态-陕西榆林野外基地。拥有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水 -土特征曲线试验测试仪、现场大剪实验仪、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斜坡变形监测系统等各类实验测试设备。

根据实验室的研究目标,确立了5个研究方向:黄土地质灾害孕灾环境与成灾规律、黄土地质灾害形成机理、黄土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黄土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黄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等重大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

实验室目前拥有固定人员45人,平均年龄36岁,以中青年为主。其中,博士10人,硕士20人,本科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人员占83.3%;其中研究员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6人,中级职称24人。专业涵盖工程地质、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工程、水文地质、资源与环境遥感、信息技术等。三秦人才1人,并先后获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国土资源部“十一五”先进科技工作者、陕西省勘查设计行业“先进个人”、陕西省劳动模范、西安市劳动模范、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陕西省科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层次培养人才、陕西科技系统十杰青年1人,陕西省科技新星2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2人,10人进入国土资源部应急地质灾害专家库,1人进入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恢复专家库。

2001年以来,累计承担地调、科研及社会服务项目70余项,经费约3.8亿元,形成了一批具有重大突破的项目成果,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及地下水合理利用、防灾减灾及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实验室首次开展了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工作区涉及陕、甘、宁、青、新、晋、豫7个省(区),55个地市,379个县(区市),总面积约156.7万km2。在2006年-2013年期间,共完成延安市等16个市(州、地区)的77个县(市、区)的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4161个,其中滑坡6004个,崩塌2037个、泥石流2072个、不稳定斜坡3907个、其他类型141个,为黄土高原区减灾防灾提供了基础的资料。围绕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方法和黄土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了专题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为指导工作项目实施和黄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2006年以来,依托项目实施,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国地质调查局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4部,出版论文专辑3册,参编规范6本;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中共计57人次获得国家、省部级人才或荣誉称号,2个项目组获得国家、部、行业优秀集体荣誉称号;实验室固定人员在国内外发表重要学术论文184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52篇,核心期刊论文132篇。

实验室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组织与承办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国际联合考察和出国交流培训等方式,与挪威、美国、吉尔吉斯、阿根廷、英国等国家的组织与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与挪威岩土工程研究院就黑方台地区灌溉渗透诱发型黄土崩滑灾害机理进行了合作研究,同时与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就非饱和黄土特性及其灾害机理研究达成了合作协议。

实验室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设立了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积极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向国内外开放,吸引、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在地质灾害基础理论研究和防治的前沿科学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研究,促进本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人才;同时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保障实验室有序、高效运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