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射是指磁辐射在非均匀媒质或各向异性媒质中传播时,改变原来传播方向的现象。大气散射是电磁辐射能受到大气中微粒(悬浮粒子及大的分子如大气分子或气溶胶等)的影响,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其散射强度依赖于微粒大小、微粒含量、辐射波长和能量传播穿过大气的厚度。
A.选择性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有关
a)瑞利散射(Rayleigh)
当引起散射的大气粒子直径远小于入射电磁波波长(d<<λ)时,出现瑞利散射。大气中的气体分子氧气、氮气等对可见光的散射属此类。它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波长越短、散射越强,且前向散射与后向散射强度相同。晴朗的天空,可见光中的蓝光受散射影响最大,所以天空呈蓝色。清晨太阳光通过较厚的大气层,直射光中红光成分大于蓝光成分,因而太阳呈现红色。大气中的瑞利散射对可见光影响较大,而对红外的影响很小,对微波基本没有多大影响。
瑞利散射图解
当引起散射的大气粒子的直径近于等于入射波长(d)时,出现米氏散射。大气中的悬浮微粒如水滴,尘埃、烟、花粉、微生物、海上盐粒、火山灰等气溶胶的散射属此类。其前向散射大于后向散射。米氏散射多在大气低层 0—5km,其强度受气候影响较大。
B.无选择性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当引起散射的大气粒子的直径远大于入射波长(d>>λ)时,出现无选择性散射。其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大气中水滴、尘埃的散射属此类。它们一股直径5—100μm,并大约同等的散射所有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正因为此类散射对所有可见光区段兰、绿、红光的散射是等量的,因而,我们观察云、雾呈白色、灰白色。
散射对遥感数据传输的影响极大。大气散射降低了太阳光直射的强度,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方向,削弱了到达地面或地面向外的辐射,产生了天空散射光,增强了地面的辐照和大气层本身的“亮度”。它是造成遥感图像辐射畸变、图像模糊的主要原因。散射使地面阴影呈现暗色而不是黑色,使人们有可能在阴影处得到物体的部分信息。此外,散射使暗色物体表现得比它自身的要亮,使亮物体表现得比它自身的要暗。因此,它降低了遥感影像的反差(对比度),降低了图像的质量(清晰度)以及图像上空间信息的详度,因此,摄影像机等遥感仪器多利用特制的滤光片,阻止蓝紫光透过以消除或减少图像模糊,提高影像的灵敏度和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