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机器人技术作为战略高技术,无论推动国防军事、智能制造装备、资源开发,还是发展未来服务机器人产业,美国、日本、欧洲等十分重视。
服务机器人是当今前沿高技术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按照国际机器人权威机构的定义,服务机器人是指除从事工业生产以外的一大类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不仅着眼于感知、决策与执行高技术完成有益于人类的服务工作,有望培育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具有很强的技术辐射性与带动性,对促进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提高应急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发展医疗康复设备、增强军事国防实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状与趋势
1.技术方面
在世界范围内,世界各国纷纷将突破服务机器人技术、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摆在本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随着信息网络、传感器、智能控制、仿生材料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机电工程与生物医学工程等的交叉融合,使得服务机器人技术发展呈现三大态势:一是服务机器人由简单机电一体化装备,向以生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发展;二是以服务机器人单一作业,向服务机器人群体交流、远程学习和网络服务等方面发展;三是服务机器人由研制单一复杂系统,向将其核心技术、核心模块嵌入于先进制造等相关装备方面发展。
围绕服务机器人有效作业、交互安全,以及环境认知等基础性科学问题,急待攻克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仿生材料与设计制造、环境感知与智能认知、人机交互与安全控制,以及面向产业化发展的标准化、模块化、互换性、接口协议等方面。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将服务机器人作为未来优先发展的战略高技术,并提出“以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为重点,研究设计方法、制造工艺、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集成等共性基础技术”。
2.产业方面
服务机器人领域各类热门产品不断涌现。特种作业机器人的热门产品主要有:极限作业机器人、反恐防暴机器人、应急救援机器人、侦察机器人、作战机器人以及战场运输机器人等;医疗康复机器人的热门产品主要有: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血管介入机器人、肢体康复机器人、人工耳蜗、智能假肢等;家政服务与教育娱乐机器人的热门产品主要有:清洁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信息服务机器人等。我国的服务机器人产品也崭露头角。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水下自主机器人、消防机器人、搜救/排爆机器人、仿人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机器人护理床和智能轮椅、烹饪机器人等系列产品,显示出一定的市场前景。
服务机器人的全球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大。据国外最新权威预测,全球个人/家用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由2009年的870万台,增加到2010-2013年将达到1140万台;服务机器人的产值将由2010年的约171亿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517亿美元。同时,我国潜在巨大市场急待开发。现阶段,我国在应对地震、洪涝灾害和极端天气,以及矿难、火灾、社会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对服务机器人有着重要的需求。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截至2009年底,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67亿,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亿;残疾人群庞大,2006年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占人口总数的6.34%,有残疾人的家庭共7000多万户,涉及2.6亿家庭人口。此外,医疗与教育需求旺盛,这些因素将使得我国有望形成全球最大的服务机器人市场。
主要差距和不足
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差距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研发能力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我国大多属于跟踪研究,缺乏创意理念和原创性成果;在集成技术方面,我国虽可实现原型样机集成,但在关键零部件与可靠性方面与国外相差5-10年;在设计制造技术方面,我国的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技术、系统集成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2.产学研脱节现象较为严重。我国服务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少数研究所,企业新型产品设计制造创新能力有限,产学研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3.创新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服务机器人在战略规划、研发平台、人才培养、标准制订、市场培育、国际合作、财税金融政策扶持等创新体系建设的许多环节上明显滞后,尚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需求
目前,服务机器人作为高端技术的集成平台,不仅在自身产品应用方面,还在技术储备与扩散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我国机械装备与自动控制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对公共事务、人民生活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当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针对我国服务机器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亟待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目前,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无法突破,成为制约我国服务机器人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特别是在机器人机构学、动力学、环境适应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驱动器、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部件的开发等方面,我国亟需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只有突破了这些技术,服务机器人才能更容易适应人类生活环境,能更好地服务及辅助人类生活和工作,更准确地执行救援救灾、野外勘探等任务。
2.亟待形成一批关键领域的核心产品
目前,在公共安全、医疗康复等领域,亟待开发一批先进的机器人装备,以提高服务能力。以公共安全领域为例,重特大火灾、矿难、地震、洪涝灾害、化学危险品泄露、食品安全、供电安全等公共安全事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目前,亟需研制消防、煤矿、地震、电力、核工业等行业中可替代抢险救援人员进入危险环境,进行长时间、近距离地处置作业的专业应急救援和安全作业服务机器人装备,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提高抢险救援效能,满足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形成相关产品的行业标准或测试规范,最终在相关行业实现列装的应用示范,并在相关灾害事故处置中投入实战应用。
3.亟待促进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并将服务机器人产业作为新世纪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服务于公共安全事件处理、服务于人民医疗健康、服务于老龄化社会康复需求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可以预见,服务机器人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巨大的发展空间。
4.亟待完善服务平台与标准体系
我国的服务机器人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都存在诸多不足。为了适应未来大规模发展服务机器人的趋势,降低企业参与服务机器人开发的门槛,促进服务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我国亟待完善服务机器人开发服务平台的建设,亟待逐步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