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柳编工艺源于淮河中游的六安市霍邱县。霍邱县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西与河南固始县接壤,东以汧河与寿县交界,南与金寨毗邻,北依淮河与阜南、颍上两县隔水相望。地理因素造就了淮河堤内滩涂广大。其82千米的淮河大堤内外,有滩湾湖洼地36万余亩,其内自古以来就长着不惧旱涝、数不胜数的杞柳、芦苇、荻材等作物,是世代相袭的编制工艺品的原料。其中,杞柳是水生植物,是沿淮滩涂地上的原生品种,粗细匀称,无分叉,光泽度好,韧性强。
霍邱县当地百姓在与时而发生的淮河洪灾斗争的过程中,学会了利用杞柳“编筐打篓”满足生活需要。据《霍邱县志》记载:6000年前,这里有人类居住的时候,伴随着人的生活和生产,就有了柳编工艺。霍邱柳编起源于周朝,始兴于明清,再兴于20世纪50年代初。柳编的编织工艺也发展到精编、细编、透花编、套色编、染色编、混合编(柳竹混、柳麻混、柳木混、柳草木混)等几十种编织技巧。年年翻新创样,样品有2000多霍邱柳编作品个种类,不但继承了传统手工艺,而且还发扬光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柳编新型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