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采煤业和冶金业历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已有用煤冶铁的历史记载,唐代开始出现煤炭炼焦技术。
中国的近代选煤工业始于1917年,首家选煤厂建在辽宁省本溪煤矿。稍后萍乡、抚顺、阜新、北票、鸡西、开滦、淄博和天府等矿区相继建立选煤厂。到1949年共有选煤厂十多处,设计能力1300万t/a。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最初三年和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除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选煤厂外,开始引进苏联及波兰的技术和设备兴建双鸭山、株洲、太原、望峰岗、马头等6座大型选煤厂,国内设计和装备的首座邯郸选煤厂也在此期间兴建。
在发展钢铁工业的热潮中,1958~1965年间建成投产选煤厂122座,设计能力5348万t/a,1966~1980年,建成投产选煤厂42座,设计能力4038万t/a,均为国内设计并采用国产设备。1981~1990年选煤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依靠自己力量建设新厂和改造老厂的同时,引进德、美、苏、日等国技术和设备,建成范各庄、兴隆庄、七星、晋阳、钱家营、镇城底和西曲等选煤厂。1987年投产的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矿选煤厂
设计能力1550万t/a,由中美合作兴建,是80年代世界一流水平的特大型选煤厂。到1990年末,中国国有重点煤矿拥有选煤厂190座,设计能力250Mt/a,其中处理炼焦煤的能力占 58.3%,加工动力煤的能力占41.7%,在动力煤选煤厂中有4座洗选褐煤。地方煤矿有选煤厂145座,设计能力25.46Mt/a。1992年国营重点煤矿生产的原煤有64.3%经过筛选,有28.7%经过洗选,两项合计达93.0%,粒级煤和洗选煤大幅度增长改变了过去多年来以营销毛煤和原煤为主的煤炭产品结构。
中国煤炭品种齐全,煤质相差悬殊,原煤可选性以难选和极难选煤居多,又有相当数量的高硫原煤需要脱硫,这就决定了选煤工艺的多样性。50年代是中国选煤技术起步时期,选煤方法单一,工艺不完善。当时以跳汰法洗选50~0mm不分级煤为主。辅以流槽法选煤,80年代推出的新型跳汰机朝着大型、高效、可靠和节能方向发展,特别是定筛式跳汰机结构由单一的侧鼓式发展为筛下气室式与侧鼓式并存,脉动源由立式风阀发展为卧式旋转风阀,到80年代开发出电控气动风阀。跳汰室面积由10m增至40m,单台能力达到400~500t/h,入料粒度上限由50mm增大到200mm,分选不完善度(I值)由0.25降至0.15上下,在处理易选和中等可选煤时获得满意效果,使得跳汰法至今保持其主导地位。重介质分选机多用于大于13(或25、50) mm块煤排矸,有槽宽4m的斜轮式、槽宽4.5m的立轮式以及浅槽式等多种产品; 重介质旋流器多用于分选13~0.5mm末煤,近年亦有将入料粒度上限增至50mm的趋势。80年代以来,先后又出现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无压给料重介质旋流器,使重介质选煤技术日臻完善。这一时期建设的选煤厂趋向于采用块煤与末煤全重介分选工艺,跳汰粗选与重介质旋流器精选或块煤跳汰与末煤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的联合工艺。70~80年代,出现的斜槽分选机和螺旋滚筒分选机,用于洗选块煤和处理低质煤。在煤与矸石可碎性相差明显的情况下,用滚筒碎选机作为预排矸设备。90年代处推出能力150t/h的液压驱动动筛跳汰机,为块煤排矸和洗选动力煤提供了新的手段。在原煤水分较低且缺水或高寒地区的煤矿,风力摇床分选机也有应用,早期用于分选50~25mm和25~13mm块煤,90年代用于较宽粒级 (50~6mm) 的分选。作为干法选煤发展方向的空气流化床重介质分选机已于1993年在七台河投入工业应用。自50年代后期,中国所有的炼焦煤选煤厂均采用浮选法精选煤泥。中国自行研制的喷射式浮选机在处理高挥发分炼焦煤的选煤厂受到欢迎,浮选机单机容量已发展到16m3。早期采用浓缩浮选工艺流程,70年代开始采用直接浮选和半直接浮选工艺。90年代初出现脱泥浮选与洗水二次澄清工艺,煤泥水处理作业更加完善。动力煤选煤厂的煤泥通常直接回收进入末煤产品,当灰分过高时,采用摇床、螺旋浮选机或水介质旋流器分选。对于高硫粉煤和煤泥,用摇床或离心摇床脱硫并降灰。
湿法选煤产品的脱水以使用离心机为主,TLL型刮刀卸料离心脱水机已形成能力50~200t/h的系列产品。高寒地区选煤厂用热力干燥对13~0mm粒级的精煤进行最终处理。滚筒式干燥机应用最广,管式和井筒式干燥机亦有应用,80年代引进了沸腾床层干燥机。浮选精煤脱水多用圆盘式真空过滤机,少数厂用折带式真空过滤机和沉降过滤离心机。圆盘式真空过滤机面积已达到200m; 新研制成的加压过滤机为选煤厂提供了产品水分低、处理能力大、电耗省的新型高效浮选精煤脱水设备。箱式压滤机面积已达到1050m2。耙式浓缩机已有直径达50m的系列产品。70年代研制成功深锥浓缩机较耙式浓缩机单位面积处理能力高4~5倍。高效浓缩机的出现使基建投资大大降低。筛网面积达27m2的各种类型振动筛、等厚筛、概率筛、琴弦筛和螺旋筛等均有系列产品。中国已可独立设计和建设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可提供单系统能力达750t/h的成套设备。
为消除排弃尾煤水引起的污染,80年代以来多数选煤厂通过完善工艺,配套相应的技术装备,应用絮凝剂和凝聚剂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
自80年代始,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推动了选煤厂的现代化,可编程序控制器已成功地用于设备的集中控制。工艺过程的监控也有很大发展,如跳汰机自动排料、重介质系统的密度自动控制和浮选系统的闭环控制、料位检测、在线检测灰分、水分等都已在生产中使用。山东兴隆庄选煤厂等一批选煤厂通过技术改造,初步实现自动化,产品质量得到改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