玮兰总经理张建伟曾说过,玮兰是个没有围墙的企业,欢迎所有的同行来参观,甚至来企业里学习生产、学习管理,都可以。玮兰人也会去北大、去清华,学MBA、学哲学。
张建伟并非空谈。凡到过玮兰的都知道,玮兰厂区的外墙是玻璃做的,任何人都可一眼望到这个企业的底。业内笑言:玮兰企业的成功秘密,或许正是因为没有秘密。
善待员工就是好雇主
“善待员工就是好雇主”,这句名言从企业成立之初就被张建伟时刻牢记。“其实我很不愿用‘雇主’这个词来形容自己,这意味着我与员工的关系是上与下的雇佣关系,我更愿意把企业和员工的关系看成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跟商场上任何其他合作关系没有什么不同。”
张建伟举例:“你卖东西给人家或形成其它的合作关系,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别人的需求是什么,这样生意才做得大、做得好。当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后,你自己的需求也可以满足。”
“假设我是名员工,我需要公平的竞争机会,个人的发展空间,体面的生活等,企业满足了这些合理需求,自然会吸引人才来到玮兰,自然可以换得员工辛勤的工作,推动企业向更高发展。所谓管理企业、管理员工,无非是了解人性。你了解人性,善待员工,员工自然会回馈你。
工作和家庭都要兼顾
玮兰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对此,张建伟的回答很干脆:玮兰的特色就是这个企业所提倡的“关爱文化”。
这种文化首先体现在:关爱员工。职业上,玮兰为员工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向上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同时,也为员工创造学习条件,丰富员工的职业经验。
“生活上,我们也关注员工的家庭。中国人的传统是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家庭的事情处理好了,才能更安心地为企业工作。企业也在努力营造家庭般的工作氛围。”
其次,这种文化还体现在关爱消费者。“我们的员工尽心尽力地工作,让消费者用上品质优良的商品,同时还能享受到更舒适优良的睡眠,这也是企业对消费者的关爱。”此外,这种文化还包括关爱社会。玮兰积极主动地进行慈善捐赠,将慈善作为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张建伟说,员工也好,消费者也罢,他们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我们企业也扮演着社会职能,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
积极响应新《劳动法》
新的《劳动法》对企业是否有影响?张建伟对此并不回避,并且还谈了许多他对新《劳动法》的理解和看法。
张建伟认为,从企业发展讲,新《劳动法》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具备更强的实力,经得起社会更严格的检验。
从劳资关系讲,新《劳动法》让劳资关系更稳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会更稳定,这样更能促进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新《劳动法》的实施,将使企业在用人方面更加谨慎,挑选更适合企业的人才。
企业命运掌握在员工手中
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张建伟感慨地说:“玮兰工厂搬家时,我想,至少是十年不搬了。没想到才短短几年时间,玮兰企业就以加速度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很快,玮兰将会搬第二次家。现在我想的还是和以前一样,至少是十年不搬了。但是,企业的将来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只要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也许企业的发展会超出所有人的意料。
“玮兰的命运掌握在全体员工手里,而不是我一个人手里。”在玮兰,有很多员工是夫妻或父子同在此工作,他们把家安在了企业附近,有的员工甚至等着企业确定了厂址后,再买房子。他们以企业为家,把自己的一生都托付给了玮兰,他们才是玮兰品牌真正的创造者,是玮兰最值得尊敬的人。
张建伟坚信:我只是这个企业的领头人,我肩负的责任是领着这个企业朝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不能辜负全体员工的托付。
运输繁忙时当配送司机、工人不够时做搬运工、店面装修时当装修工、开专卖店时当营业员……现在,张建平是玮兰营销部的总经理。
作为玮兰老员工的张建平感叹:“10年来,最大的感受是,这个企业给了我一个普通员工上升的空间和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能够让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企业的管理人员。玮兰的经理很多都和我一样,是从基层做起,因为有这个自下而上的经历,了解企业的细节,能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
张建平说:“玮兰不仅为我提供了职业的上升空间,还让我参加了重大MBA的培训。现在,我正在清华学习管理课程,圆了我的清华梦。这些原本需要我自己给付的个人培训费,都是企业为我支付的。”
张建平说,工作业务能力的学习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在玮兰,更重要的是为人处世原则的学习,老板的风度气质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员工。有一次,张建平负责的一个投标项目失败,前后亏了10多万元。当时我在外地,觉得自己做错了,亏了钱,不好意思坐飞机回来,就想坐火车。张总说:“还是坐飞机回来,企业有其他工作等着要做。”
让张建平没想到的是,回重庆后,等待处罚的他,等来的却是同事来接机。回企业后,张建平仍照常工作,老板什么责备的话都没说,就像一切都没发生过。“正是企业给了我这样的学习机会,我才能更好地把所学用来回报企业,自己下属工作失误时,能宽宏对待。”
10年前的冬天,卢春还在玮兰沙坪坝区马家岩的厂房里工作,他的工作是完成床垫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即使是寒冬腊月,卢春的汗水也将贴身的棉衫润得有些潮湿。
当年,卢春点燃手里的烟,与仅有的几个同事谈笑时,或许没想过,十多年后的今天,他会成为玮兰市场部片区经理,他也没想到,这个最初只有几个工人、生产的床垫甚至连正式品牌名称都没有的企业,会发展成为拥有数百个员工的重庆最大、品牌度最高的床垫企业。
卢春是玮兰“元老”级的老员工,他在生产部做过技术工人,专卖店当过营业员,区域扩张时,做过区域代理,后来到市场部做起了销售。
卢春说:“那时,玮兰品牌刚创建,没有广告,也没有知名度,做好的床垫卖不出去。我就想,我自己亲手做的床垫,质量过硬,为什么就没人买呢?于是我主动申请到卖场去做销售。”
之前,只管埋头生产床垫的卢春站到销售第一线,与消费者面对面接触,他才发现,与不会说话的床垫打交道容易,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难。为打开市场,卢春开车拖着床垫到各大家具卖场推销,让对方卖出去了再付款。努力终于换来回报,当第一张不到500元的床垫成功卖出去时,卢春显得激动万分。
通过在卖场几年积累的销售经验,卢春成为了市场部的片区销售经理。“以前只关心自己店里的床垫卖得好不好,现在,则必须站在整个市场的高度去推进床垫的销售。”问及现在的压力和责任,卢春笑称:“压力当然是有的,但这个过程也能学到很多东西,锻炼自己的能力。跟随玮兰这么多年,由一个普通技工到片区经理,很感激玮兰给了我上升、学习的空间,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辛苦也值得。我会跟随玮兰前进的步伐,与企业共同努力,2008年,让玮兰品牌成为中国名牌。”
杨莉蓉是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主管,8年厂龄。去年此时遭遇危难的她时刻牢记:“玮兰企业是我最大的靠山,在我无助时,给了我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这个企业更像一个家庭,让员工觉得可以依靠,值得信赖。”
2007年3月29日,怀孕6个月的杨莉蓉因头部剧痛住院,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母子生命危急。
当时,杨莉蓉并未完全体会到自己病情的严重——因为脑溢血要防止情绪激动,杨莉蓉的丈夫和家人向她隐瞒了病情。得知杨莉蓉生病住院,了解到她家的实际情况,公司立即组织员工募捐,安排经理前往慰问。
杨莉蓉说:“当时,大家都不说,但从大家的神情上我看得出来,我得的不是小病。经理来医院看望我时,怕我有所察觉,他们只买了些水果,鼓励我要配合治疗,生个健康宝宝。我隐约感觉到了什么,虽没直接说出来,但真觉得天都塌了。我很担心保不住肚子里的孩子,也为高额手术费发愁——家里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杨莉蓉很幸运,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玮兰没有忘记她。很快,杨莉蓉的困难得以迅速解决……3个月后,杨莉蓉顺利生产,母子平安。
回忆起这场有惊无险的经历,杨莉蓉说:“玮兰企业是我最大的靠山。这个企业不像以前工作过的公司——总给人以隔阂、生疏、距离感。玮兰的老板像朋友和兄长,很亲切,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给他说。”
杨莉蓉说,以前,她住在玮兰老厂所在的沙坪坝区,现在,她在玮兰两路厂区附近买了房子。问及如果玮兰再搬家,她是否也会跟着搬?杨莉蓉毫不犹豫地说:“我会跟随玮兰一直走下去。”
去年,杜长春在老家的父亲去世。杜长春为请假回家的事犹豫时,企业给他放了5天带薪假,让他回老家料理父亲的后事,并派经理前往慰问,送去1000元慰问金。1000块钱不是什么大数目,但企业的关怀让这个最基层的员工很感慨。
杜长春想起了十多年前在广东打工的情形,见惯了形形色色的老板,抱着有钱就做,没钱就散伙的工作心态,长年漂泊在外的他,已习以为常。如今,杜长春在玮兰干了6年,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玮兰好啊,所以才留下来。”杜长春说:“玮兰老板很尊重员工,不像我在广州时,工人仅是老板赚钱的机器。这里的老板平易近人,在车间从不批评人,总是问我们吃得好不好?有什么意见?他说话声音不大,但工人都很听他的——他是以德服人。”
问及加班这个敏感问题时,杜长春说:“我们这个部门经常加班,但我没什么怨言。你想啊,老板来车间,看见床垫上的线头,悄悄地自己剪了——他身体力行,我们还有什么怨言呢?以前老厂搬新厂,为了不耽误生产销售,很多人两天两夜没合眼。搬完后,老板没说,我们就义务到新厂做清洁。话说回来,企业没亏待我们,我们做了什么,老板都看在眼里,会为我们的劳动付出报酬。而且企业一视同仁,还组织我们到四面山、仙女山旅游。”
让杜长春记忆深刻的是,张建伟总经理曾对生产部员工说的一句话:“厂房如果发生火灾,你们自己跑,千万不要管厂里的东西,损失是我自己的,你们的生命才是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