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细枝岩黄耆繁殖方法

2022/07/16183 作者:佚名
导读:细枝岩黄耆采种 采种期10下旬以后,应掌握成熟时机,当荚果由绿色转变为灰色时,就应及时采收。采种时,要选择5年以上的壮龄母树,幼树虽也结实,但种子发育不健全,秕子很多。采时要防止损伤枝干。采集的果实要及时摊晒,去掉枝叶杂质后再晒一遍,然后放在干燥通风处贮藏。种实千粒重25-40克。晒干至含水率7.3%、发芽率为94%的种子,保存至第5年,发芽率还可达80%以上。发芽力的保存期较长,应趁丰年尽量多采

细枝岩黄耆采种

采种期10下旬以后,应掌握成熟时机,当荚果由绿色转变为灰色时,就应及时采收。采种时,要选择5年以上的壮龄母树,幼树虽也结实,但种子发育不健全,秕子很多。采时要防止损伤枝干。采集的果实要及时摊晒,去掉枝叶杂质后再晒一遍,然后放在干燥通风处贮藏。种实千粒重25-40克。晒干至含水率7.3%、发芽率为94%的种子,保存至第5年,发芽率还可达80%以上。发芽力的保存期较长,应趁丰年尽量多采,以备歉年所需。

细枝岩黄耆育苗

圃地以沙质、轻壤质的土地为好。在春季播种前一年秋天施肥、深翻、整地、灌底水,于早春土壤解冻的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抢墒播种。播种前5-10天,把种子用温水浸泡2-3d后,混和湿沙堆放催芽,注意观察,适当加水,保持湿润,看到少量种子开始裂口露白尖时即可播种。每667平方米播种量6-8千克。播种方法采用大田式育苗,多为行距25厘米的条播,或行距15-20厘米、带距40厘米的3或4行式带状条播,深3-4厘米,覆土后轻镇压使接上底墒。苗期的抚育大致同一般树种。但幼苗阶段,土壤不过于干旱时,不宜多浇水,浇水过量,常出现死苗。细枝岩黄耆当年生苗高可达80-100厘米。一般高40厘米以上,地径0.4厘米以上就可出圃造林。

细枝岩黄耆播种

在雨季来临前做好准备工作,抓紧透雨后播种。土壤水分条件好,也可在春季进行人工播种。播种过程中须做好鼠害防治工作。通常在丘间低地用行状穴播,行距2米,穴距1-2米,每穴播种20-30粒,每667平方米0.2-0.4千克。在沙丘迎风坡中、下部设沙障,在障间穴播。也可用块状播种,块的大小0.5米×0.5米或1×1米,块间距3米×3米,于块地内条播3-5行,或穴播5-9穴,每667平方米播种量0.5-1千克。当块内苗木长大后,还可间出部分幼苗就近栽植,扩大造林面积。

细枝岩黄耆扦插

可结合平茬复壮,采集1-2年生的萌发枝条,选用粗0.7-1.5厘米的枝段,截成长50-60厘米的插穗,放在清水中浸1-2昼夜后,取出造林,插条露出地面1-2厘米。在水分条件好或能灌溉的丘间低地和滩地上,扦插成活率高,生长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