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荣昌县商委2012年上半年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报告简介

2022/07/16123 作者:佚名
导读:半年,我县商贸流通以打造渝西川东区域性边贸中心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以强化商业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快培育市场、扩大消费,全县商贸流通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6月,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29.1亿元(渝西6县排位第三,比一季度上升一位),同比增长17.6%(渝西六县排位第五,与一季度持平),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完成零售额17.2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的比重为59.1%,同比增长31.

半年,我县商贸流通以打造渝西川东区域性边贸中心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以强化商业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快培育市场、扩大消费,全县商贸流通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6月,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29.1亿元(渝西6县排位第三,比一季度上升一位),同比增长17.6%(渝西六县排位第五,与一季度持平),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完成零售额17.2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的比重为59.1%,同比增长31.5%;连锁企业额上半年预计完成7.4亿元,同比增长23.7%;批零销售额完成41.6亿,同比增长19.1%;住餐营业额完成5.96亿,同比增长9.2%。

(一)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县商业设施建设亮点突出。

一是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区域集聚辐射能力。汇宇建材家私市场三期小商品市场18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年内将投入使用;五洲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30万平方米已基本完工,将于9月份投入使用,市场二期工程10万平方米已启动;中国(荣昌)畜产品交易市场二期仓储物流工程7万平方米即将启动建设。上半年,汇宇建材市场、畜牧产品交易市场交易额完成15亿元。随着五洲国际商贸城年内投入使用,三大市场将成为我县拉动经济的重要内力,辐射渝西川东成效逐步显现。

二是城区商圈提档升级。县城历史文化商圈管理进一步规范,上半年交易额实现15亿元,以北部新城东邦城市广场为核心的50亿级北部新区商圈初具规模,金科世界城、中华奥城等商业设施基本完工,韩国乐天玛特、重百、永辉等大型品牌连锁企业即将陆续入驻。

三是商业特色街初具规模。制订出台《荣昌县滨河商业特色街培育办法》,加快培育以濑溪河两岸为核心,总长度5.6公里,总面积20万平方米的商业特色街;人民路商业步行街、水口寺市场夜市烧烤街、滨河商业特色街三大示范创业街区总长度8公里,上半年营业额达6亿元。

(二)按照“一保二建三打造”(保障市场供应,建设城乡统筹的商贸网络体系,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打造会展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的要求,发展现代流通。

一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上半年,我县共举办第三届渝西川东建材家居博览会、五洲国际汽摩展等各类展会节庆活动17次,展出面积14万平方米,会展直接收入2629万元,拉动消费2亿元。

二是做大做强重点边贸市场。依托我县各边贸集镇产业优势,进一步培育盘龙夏布、安富陶瓷、双河鱼苗、吴家阀门专业市场。上半年,全县边贸市场营业额实现4亿元。

三是餐饮住宿业提档升级。上半年,新建四星级假日酒店1个;投入各类资金6000万元,新增特色餐饮门店20家,面积1.2万平方米。目前,我县已建成五星级酒店1个,四星级酒店3个,四钻级酒店1个,三星级酒店5个,星级农家乐7个。

四是加快渝西川东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步伐。根据《荣昌县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荣昌县板桥工业园现代综合物流园。今年(2012年)6月,已启动五洲国际10万平方米现代物流项目建设。

(三)服务民生,抓好各项民心工程。

一是积极协调,加大上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力争在年内完成全县镇街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二是投入资金280余万元,建设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二期工程,将我县猪肉溯源范围覆盖到县主城区各大超市商场。

三是在盘龙等10个镇开展5000农户科学储粮工作,以指导和帮助农户解决粮食安全储藏,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四是精心组织,实施汽车家电惠农惠民工程,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拉动家电和汽车产业,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五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会同县环保、工商、公安、畜牧等部门,推进县主城家禽定点屠宰工作。

(四)认真履职,切实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一是统计工作有新突破。制定实施《荣昌县贸易统计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将贸易统计工作纳入各镇街年度综合目标任务考核,并对2011年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政府给予表彰奖励。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县现有统计名录库、强化数据审核评估、加强各镇街统计员业务培训等措施,上半年,我县各项贸易业各项统计数据与去年(2011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二是信访维稳工作。今年(2012年)年初,县商委会同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先后四次赴市商委、市人社局汇报我县商业系统国有破产解体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补贴问题。目前,已有1200人落实相关政策。上半年,我委信访案件的办结率达到100%,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5%,无群众到市、进京非正常上访和县内集访。

三是高起点编制边贸中心发展规划。同重庆工商大学签订边贸中心发展规划编制合同。目前,已完成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各项前期工作。

四是做好生猪屠宰、粮油管理、液化石油气、酒类备案、行政执法等日常管理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存在问题

1.我县商贸统计数据指标增速不高,总量偏小,在渝西六县排名靠后。

2.我县商贸流通业底子薄、基础差,现有资金投入不够。同周边区县相比,仍然存在消费水平低、城乡商贸发展不够平衡、特色产业需进一步做大做强等问题。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1.由于我县缺乏大型商贸企业、统计“一套表”制度改革以及当前的税收政策导致个体工商户转为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后税收大幅度增加等原因,影响和制约了我县的贸易统计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好统计工作:一是加大对镇街贸易业统计工作考核力度,统计工作分值占各镇街商贸流通分值的60%以上;二是及时调整思路,按照“先进库、再出数”的要求,在县统计部门的指导下,加快收集基础资料,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限额以上统计名录存;三是根据全市统计工作要求,加大限额以上个体户转为法人企业工作力度,增大统计基数;四是培育新的增长点,以三大市场和核心商圈为载体,建立微型企业园,做大限上企业统计总量;五是工作重心前移,做好数据评估工作,把问题解决在企业数据正式上报之前。

2. 要抓住构建边贸中心城市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走市场拉动战略,完成汇宇建材市场三期工程、五洲国际商贸博览城一期建设,并在12月底投入运行;加快中国(荣昌)畜产品交易市场二期仓储工程、五洲国际商贸城二期建设。三大专业市场新增面积48万平方米,交易额实现35亿元。加快培育各重点边贸市场,推进各镇街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二是突出特色,打造美食名城。加强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培育打造滨河商业特色街;搞好商旅结合,以打造路孔古镇为契机,大力发展以生态休闲、娱乐、农家美食为一体的“农家乐”。三是进一步完善商贸流通网络,加快北部新区商圈建设,引进大型百货和专业卖场,发展连锁经营;巩固和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建设,做好汽车家电惠农惠民工作。四是加快发展会展业,做好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渝西川东建材家居博览会、荣昌美食文化节、海棠文化旅游节、年猪节、房交会等展会包装策划工作。五是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强化行政执法,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