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管式换热器是在1895由德国林德公司研发出来,被用作一种空气流化设备投入化工生产。在此基础上,英国的汉普森研发出了蛇形管式的螺旋绕管式换热器。林德型螺旋绕管式换热器中的换热管是两根蛇形缠绕的同心管。在换热过程中,高压空气(热流体)走内管,而低压空气(冷流体)则从内外管之间的缝隙逆向通过。这种结构虽然保证流体是逆流换热,但由于两流程中存在较多的气流死区影响了换热效果,从而总的传热效率还是很低。
汉普森型螺旋绕管式换热器的制造是先将多根换热管制成盘管,然后将管盘叠落在中心圆管上。管盘中的换热管由内向外呈螺旋缠绕。在换热过程中,高压的热空气从上向下通过螺旋状的管程,而低压冷空气则由下往上通过壳程,两股气流在纵向是逆向流动,同时两股气流在盘管内横向交叉通过。这样的流道设计使换热器同时具有了较高的横向流传热系数和良好的逆流换热效果,因此这种换热器也被称为横向逆流换热器。螺旋绕管式换热器研发过程中,在换热管的形式上也推陈出新,已开发出了许多形式各异的新型螺旋绕管式换热器。如前苏联就开发设计出了变形翅片管螺旋绕管式冷凝蒸发器、非钎焊绕丝翅片管螺旋换热器以及按统计学均等原理制得的螺旋绕管式换热器等。我国的西安交通大学也推出了V形槽螺旋绕管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