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了提高竞争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更新换代、扩大增加品种、改进包装、改进加工工艺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对设备进行更新,这既是企业发展自身的需要,也是市场对企业的要求所在。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设备维修费用的支出,一般情况下,企业设备维修费用控制在设备固定资产的6%左右这个目标。设备是不可能不维修的,也不是设备维修费用越低越好,那么设备维修成本控制在一个什么刻度为适呢?如何降低设备维修成本,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
设备维修费用的组成从抽象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这部分成本大约占设备维修成本的35%,也可称为固定成本。因为设备的维修,总是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的,在某一段时间内它是不变的,通常所说的维修定额就是指的这一部分,即使变动它的变幅也很小。另一部分则是对磨损的设备零部件需要进行整体和局部更换与修复,这部分成本称为备件成本,占维修费用的50%到65%之间,也可称它为可变成本。备件成本称为可变成本不仅仅是因为它在设备维修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主要的是备件在投入运行前,受装配水平和制造工艺的影响,备件本身的缺陷,给设备在运行中埋下隐患。那么在运行中,又受生产工艺、操作行为和环境的影响,使备件的劣化程度加剧。另外,备件之所以称可变成本,还因为设备的零部件在磨损后,可以通过工艺修复,使之恢复原有的物理状态和性能,再投入使用。而且精度越高,性能越好的设备,其设备备件的购置价值越高,修复价值的空间也越大,特别是一些进口设备的备件,备件价值比国内同技术性能相同的备件价值要高出3-4倍,这就为降低备件成本提供了空间,从而为降低设备修理费用提供了潜力。
前面我们了解了设备维修费用的组成,那么作为设备维修费用中占绝大部分费用的备件成本又由哪些费用构成呢?设备备件费用的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备件购置成本,二是备件的机会成本,三是维修成本。备件的购置成本是一种显性的有形成本,可以通过商务谈判和技术谈判,来降低这部分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企业为了应对设备突发故障和设备备件周期保养,保持生产的连续性,而提前购置回后入库备用的成本。这部分成本是一种隐性的成本,主要是因为购置回后入库的备件,有可能即时用上,有可能多少年用不上。如果多年用不上就势必造成资金积压,维护和管理成本上升,从而导致整个设备维修费用的上升。维修成本是指对更换下来的备件,进行维修而投入的成本。备件的购置成本、机会成本和维修成本这三个方面,是造成备件费用较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好解决好这三个因素,备件费用就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