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于航空和航天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减轻飞行器自重,提高飞行速度,要求结构材料必须具有更高的比强度。为此,美国人在AISI4130和4340钢的基础上,改变热处理工艺,采用淬火加低温回火,获得回火马氏体组织,使钢的抗拉强度提高到1600MPa以上。用于制造飞机结构件,对减轻飞行器自重取得了明显成效。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提高钢的强度和改善钢的韧性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相继研制成功300M,D6AC和H-11等超高强度钢。1960年美国国际镍公司研制出马氏体时效钢,并逐步形成18Ni马氏体时效钢系列,屈服强度分别为1400MPa、1700MPa、2100MPa和2400MPa,其断裂韧性达到较高的水平。20世纪70年代以后,超高强度钢的发展主要是提高韧性。在9NiCo系列之后,美国在Hy180钢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AF1410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该钢采用低碳马氏体和析出合金碳化物弥散强化效应,不仅强度高,韧性高,而且具有很高的抗应力腐蚀能力。已用于制造飞机起落架和平尾轴等重要结构部件,受到航空和航天部门的重视和青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航空工业的需要,在AF1410钢的基础上,美国研制成功AerMet100,钢的抗拉强度为1965MPa,断裂韧性达到120MN·m抗应力腐蚀性能好。用于制造飞机起落架,将大大提高飞行安全可靠性,延长飞机使用寿命。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试制超高强度钢。结合国内资源条件先后研制成功35Si2Mn2MoVA,40CrMnSiMoVA和33Si2MnCrMoVREA等低合金超高强度钢,这些材料已经用于制造飞机起落架和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等重要部件。1980年以后采用真空冶炼技术,提高了钢的纯度,先后试制成功40CrNi2Si2MoVA、45CrNiMo1VA和18Ni马氏体时效钢等。超高强度钢的研制和应用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方面,不断有新的突破,航空和航天用高断裂韧性超高强度钢的研制和应用均取得了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