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0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市,坚持外向带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努力实现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城市大变样、社会更和谐。
今年(2008年)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进出口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2008年)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牢固坚持工业强市,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坚持不懈地推动重点企业上台阶,中小企业上规模,抓项目、抓投入、抓技改,加快工业经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一是着力壮大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食品工业,快速发展造纸工业,着力培育盐化工业。深入推进“重点工业超千亿”计划,86家重点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强力实施“双百工程”,确保100户工业企业完成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特别要着力抓好2×30万千瓦热电联供、双汇5000万只肉鸡加工、永银盐化工、颍青煤化工等重大项目。力争一批重组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着力振兴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制定促进传统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嫁接改造,盘活存量资产,使制革制鞋、纺织、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实现“二次振兴”。要创造条件使一些发展缓慢的老企业变“新”,使一些困境企业变“活”。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注重发挥好投资担保公司的作用,建成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形成创业园区。重点帮扶一批高成长型中小企业,促其快速壮大。加大资本市场运作力度,抓好上市后备企业上市准备工作。三是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行业为重点,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家、名牌产品和优质产品10个。四是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市食品工业园、舞阳盐化工业园、临颍煤化工业园等园区建设,大力推行标准厂房,加快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配套发展,加快形成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二)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双汇产业化工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倾斜财力重点支持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切实做好能繁母猪、奶牛补贴保险和重大动物疫情防控资金的落实,加快建设在全国有影响的畜牧业大市、畜牧业强市。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建设优质粮食、绿色蔬菜、苗木花卉等产业区。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城郊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培育出一批典型村。加快林业生态市建设,完成植树造林11.4万亩。继续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节水设施和技术,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加快沃土工程实施步伐。做好先进实用、生产急需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努力改善村容村貌。全面落实省定三年规划,扎实推进“两县十镇百村示范带动工程”,增加并整合支农资金,新修、改造农村公路260公里,新解决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4万座、农家店150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多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兑现补贴资金。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抓好农民培训,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切实加大农业投入,今年(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千方百计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商贸业。培育繁荣市区核心商业圈,大力发展专业批发市场,支持县、乡、村培育特色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和农村超市。强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支持双汇物流等企业快速发展,加快物流口岸建设,构建漯河物流体系,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着力发展其他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规划建设“中华名吃一条街”,提高中国食品名城知名度。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商务休闲业,繁荣文化市场,发展以滨河风情、城市景观、美食娱乐、演艺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度假旅游。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的合作,积极承接区域性、专业性会展项目,促进会展业发展。以基础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着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鼓励文化传媒、信息咨询、广告设计等创意产业发展,努力使商贸业繁荣起来,物流业壮大起来,整个第三产业都振兴起来!
(四)大胆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漯河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发展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结果。推动科学发展,最大障碍是思想不够解放,最大束缚是观念落后于实践,漯河能不能增创发展新优势,又好又快全面推进更高水平的发展,关键在于思想解放能不能先人一步、改革创新能不能快人一拍。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做到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在创新发展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一是思想观念再创新。思想解放的关键在干部,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拓宽视野,跳出漯河看漯河,善于谋划发展、创新举措、抢抓机遇,一定再鼓勇气,置身开放前沿,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开放程度再高一点。二是改革力度再加大。深化财税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加快市商业银行组建步伐。推进城市公用事业改革,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路子,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是招商机制再完善。大力实施产业招商、以商招商、项目代理招商,依托名人名企名牌招商,推进职业化招商。建立政府引导,以专业队伍为骨干、以企业为主体、以中介组织为辅助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高标准办好2008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中国食品名城(漯河)香港行”。四是引资质量再提高。坚持“招商引资”与“择商选资”并重,更加注重产业实际和资源保护,节约集约用地,提高投资强度,杜绝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项目,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五是出口创汇再突破。大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积极发展对外劳务合作,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五)致力打造生态宜居名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沙澧河开发建设为龙头,通过大投入,实施大工程,形成大亮点,实现大变样,全面提升城市品位,让漯河变得更加秀丽,让全市人民更加热爱漯河,让外来的人都喜欢这座城市。今年(2008年)要突出抓好“十大工程”:一是沙澧河开发建设工程。按照滨水区城市规划,启动部分区段景观工程建设和沙澧河两岸成熟地段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太行山路沙河桥、澧河桥和沙河节制闸建设,完成黄河路沙河桥建设。如期完成澧河段一期工程和安置小区建设。二是道路升级改造及交通枢纽工程。高标准改造淞江路、嵩山路等市区主干道,新建滦河路、燕山北路等市区道路,改造背街小巷21条。实施京珠高速公路漯河段改扩建工程,加快市区部分客运、货运场站建设。三是街道综合改造工程。对人民路、交通路等区域建筑立面进行改造,形成品位高雅、建筑秀美、充满生机的街道景观。同步实施街道配套设施改造,全面提升街道建设品位。四是环保基础工程。实施公厕改造,按照标识化、人性化、标准化的原则,高标准新建、改造100座以上景观式公厕。建设沙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将市区日处理污水规模提升到19万吨。五是城市绿化工程。深入实施“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果树进城”计划,推进人民东路入市口绿化改造,完善淞江广场绿化系统,建设新北环路防护林带。六是城中村改造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自愿、让利于民的原则,每个区选定1至2个城中村进行改造。七是市场建设工程。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新建市钢材市场一期工程、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有计划地对原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八是水域生态城建设工程。在市区东北部、沙河节制闸附近,建设集居住、会务、观光、游乐、美食等为一体的水域生态城。九是市容整治工程。围绕建设全省最干净、秩序最好的城市,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十是住房保障工程。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新建经济适用房20万平方米和一批廉租住房,继续对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实施住房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同时,强力推进“五城同创”活动,力争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省级考核验收。
坚持规划先行,健全城市综合交通、市场发展、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指导各县区搞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构建完善的规划体系。做好建设融资工作,盘活城市资产和资源,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形成市场化运营新格局。抓好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逐步使两个县城形成与市区规划衔接、功能对接、产业联接的发展格局。加大户籍改革力度,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化结构。快速提高城镇化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