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2009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回顾

2022/07/1678 作者:佚名
导读:——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1074亿元增加到3004亿元,年均增长1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65.9亿元增加到260.4亿元,年均增长3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由2003年的84.2亿元增加到288.8亿元,年均增长28%。县域经济和城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有5个县(市)经济总量位列全省十强,有6个县(市)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 ——农业、工业和服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1074亿元增加到3004亿元,年均增长1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65.9亿元增加到260.4亿元,年均增长3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由2003年的84.2亿元增加到288.8亿元,年均增长28%。县域经济和城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有5个县(市)经济总量位列全省十强,有6个县(市)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持续发展。粮食生产连续5年保持增长,2008年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达到165.2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23.7亿元,是2003年的2.8倍,年均增长22.6%。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49.8亿元,是2003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9%。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6.8%。

——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7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06.3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42.8亿美元,分别是2003年的3.5倍、2.3倍和3倍。

——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建成区面积由2003年的212.4平方公里扩大到30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57%提高到62.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分别达到33.9%、32%和9.1平方米,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由308天提高到325天。农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公路总里程由6593公里增加到10898公里,电话、有线电视和自来水普及率大幅提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财政用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支出年均增长31.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进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行列,并成功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市属国有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惠及全民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732元和7548元,分别是2003年的1.9倍和2.1倍。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067.2亿元,是2003年的2倍。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52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7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由22.4平方米、39.7平方米增加到26平方米和46.4平方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8%和31.3%。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标志着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五年来,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视察河南、郑州时的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原崛起看郑州、提升郑州“六个力”、在全省发挥带头作用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拉高坐标,我市于2006年制定并全面实施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成立了八个重点工程指挥部,建立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和一系列工作制度,以扶优扶强、产业园区建设、科技自主创新、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管理、交通枢纽和物流、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八项重点工程为依托,以280个重点项目和22个重大发展项目为抓手,实施了一大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重大产业项目,“三个一千、三个翻番”的三年跨越式发展目标和“五个二”、 “31245”、“五个四”等年度奋斗目标圆满实现。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643个,累计完成投资1977亿元,年均增长44.1%。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升了发展实力,激发了发展潜力,成为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

二、优化工业结构,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汽车、装备制造、铝、食品和能源工业等优势行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484.7亿元,是2003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0.7%提高到4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4260亿元和443亿元,分别是2003年的4.9倍和8.4倍。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增加853家,达到998家,超百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达到7家。

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园区达到16个,其中超百亿元园区达到9个。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877.5亿元,新增汽车产能15.5万辆、食品加工能力167.8万吨、铝加工能力126万吨、氧化铝产能70万吨,中铝河南分公司氧化铝产量位居亚洲第一,宇通公司城市豪华客车和城市公交车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速冻食品年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10亿元,是2003年的6.3倍,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15家,研发中心达到412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2个、中国驰名商标11个。

三、加快建设商贸都市,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积极发展物流、会展、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启动了圃田、航空港两个物流园区和11个现代物流中心建设,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进口保税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航空物流业发展迅速,先后开通了郑州至中东、北非的国际货运航班,鲲鹏航空公司总部入驻我市,春秋航空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会展业发展迅速,硬件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博会、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及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第二届全球服务外包大会等大型展会。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等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迈出新步伐。汇丰银行、民生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额达到15.6万亿元,是2003年的19.6倍。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社区商业“双进”工程,不断完善以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网点为依托的商贸流通网络。加快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建设,12个批发市场交易园区的辐射力进一步增强。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华润万家及大商、华联、苏宁等商业企业入驻我市。“家电下乡工程”全面推进。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五年来,市财政用于“三农”的总支出达到154.8亿元,年均增长35%。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制定并实施了《郑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构建都市型、近郊型、远郊型三个农业圈层,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512个,建立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16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新成效,改造中低产田30万亩,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06万亩。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成新农村示范村103个,村容村貌显著改善。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486公里,新建户用沼气池15.5万座、大中型沼气池109座、集雨水窖4.5万个,解决了8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5.8万人实现脱贫。

五、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着力强化枢纽地位

以“四城联创”为载体,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编制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郑东新区总体规划》、《郑州市中心城区保护和改造规划》等一批发展规划,修订完善了《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进一步强化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铁路运输接点站、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郑州高速铁路客运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火车站西出站口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做好郑西客运专线、石武客运专线、京珠高速郑州至漯河段改扩建、连霍高速郑州至洛阳段改扩建的协调推进工作。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投入资金509亿元,打通断头路33条,拓宽改造道路12条,建成立交桥7座,实施雨污水管网和积水点改造工程215项,排水管网覆盖率达到85%,城市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2%。优先发展城市公交,运营车辆达到4218台。加快城中村和旧城、危旧房改造步伐,共批准95个村(组)实施改造,拆迁面积达到1292万平方米。郑东新区“五年成规模”目标全面实现。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累计开工项目45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7.7亿元,在建和建成房屋面积突破2000万平方米,入住人口突破30万人。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中央商务区内环30个高层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龙湖南区、商住物流区、龙子湖区建设进展顺利。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对道路交通、夜景照明、园林绿化、河湖水系、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完成了十条精品街的综合整治。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投入运行。郑州植物园建成开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市卫生环境明显改善。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郑开大道建成通车,郑州和开封在公交、电信、旅游、商务等方面加快了融城步伐,郑汴产业带规划加快实施。航空港区建设稳步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强。

六、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深入开展流域治理、总量控制、生态建设及饮用水安全四大环保工程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小火电、小煤矿、小水泥、小造纸和砖瓦窑厂的整治力度,关闭、淘汰污染严重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3000多家,拆除一大批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各类燃煤机组全部完成了脱硫设施建设并稳定运行。集中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完成了王新庄、五龙口、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任务,六县(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98.5万吨。垃圾综合处理场、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成运营,日处理垃圾471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98%。大力实施森林生态城建设,新增造林84万亩。出台了《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加大黄河湿地保护力度。积极实施生态水系建设,对金水河、东风渠、熊儿河等河流进行综合整治,市区河流初步实现了“水通、水清、水美”的目标。

七、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以项目建设和文化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中华炎黄二帝巨塑、黄帝故里改造等项目完工,商城遗址公园建设和嵩山申遗等项目进展顺利。实施文艺精品工程,《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快乐星球》、《小樱桃》和《独脚乐园》等品牌名扬海内外。连续三年高规格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成功举办两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和第十届亚洲艺术节,圆满完成奥运火炬传递。嵩山少林景区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200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5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2亿元,分别是2003年的3.5倍和3.1倍。完成了郑州歌舞剧院体制机制改革,实施了杂技团股份制改造。各县(市)区都建有文化馆、图书馆,建成社区文化中心100个和达到省级标准的农村文化大院500个。广泛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八、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原制药厂、郑州轻汽、郑缆集团、白鸽集团和嵩岳集团所属部分企业的改制重组进展顺利,紫荆山百货大楼等国有商业企业成功引进了战略投资者,中小企业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完成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化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了郑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郑州城建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投融资公司,进一步增强了政府的融资和调控能力。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组建了郑州百瑞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五年内共有11家企业上市,全市上市公司达到20家。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0%,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到28.4万个,从业人员达到155万人。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提高引资水平。2008年,全市实际使用境外资金14亿美元,是2003年的9.3倍,利用境内域外资金437亿元。对外贸易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出口额达到29.5亿美元。鼓励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境外投资涉及30个国家和地区。

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构建民生福利指标体系,每年确定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十件实事”均得到较好落实。五年来,市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总支出达到576.7亿元,年均增长30.1%。切实加强就业工作,累计实现城镇就业62.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2万人、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69.5万人、专业技能培训34.3万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参保总人数比2003年翻了一番。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参合人数达到396.4万人,参合率达到96.4%。全面实施城乡低保制度,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加强敬老院建设,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52%。探索出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郑州模式”。加强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62所,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更新配备课桌椅22万套,妥善解决在郑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市职业教育基地建设进展顺利。高度重视市属高校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累计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497万平方米,竣工338万平方米,“双困家庭”廉租住房覆盖率达到100%。郑州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应急后备楼和病房楼、市中心医院病房楼等一批重点医疗卫生设施投入使用,完成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造建设任务。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有效保证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积极构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长效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

十、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加强与人民政协的协商,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不断提高办理质量。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重视对台、侨务、民族和宗教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大力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对一些重要岗位实行了干部交流轮岗。加强行政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着力解决政令不畅、效能低下等问题。建立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务更加公开透明。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许可事项从2308项减少到430项,设立了公开办事大厅和行政审批中心。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工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政风行风明显好转。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两转两提”等主题活动,政府效能和公务员素质明显提高。大力弘扬“博大、开放、创新、和谐”的城市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涌现出任长霞、朱和平、李隆等一批先进人物。双拥共建活动扎实开展。统计、审计、物价、人防、地方志、新闻出版、社会科学、档案管理、气象和地震监测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抗击冰雪和地震灾害中,全市人民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无私奉献精神,调集大批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灾区,充分展示了郑州人民的深情厚爱。

各位代表!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五年,郑州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显著增强。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深体会到,经济社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和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是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行动先导。按照“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民谋利”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强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着力强化枢纽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建设商贸都市、发展现代农业,保护改造中心城区、加快建设郑东新区、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发展,努力建设文化郑州、生态郑州、平安郑州、和谐郑州。坚持大区域谋划、大产业支撑、大项目带动、大市场运作,加速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重点区域聚集,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新思想、新观念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增添了强大精神动力。

二是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破解一切难题的关键。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坚持发展不动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统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是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关键环节。大力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工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资源资本推动向科技推动转变、粗放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集中力量攻克了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作用突出的关键技术,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四是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改革领域从商品市场向要素市场拓展,资本、人才、技术市场蓬勃发展;从竞争性领域向公用公共事业领域拓展,科技、文化、卫生、市政等领域的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从经济领域向行政管理领域拓展,政府职能配置日趋合理,行政执行力显著增强。坚持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空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五是始终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根本要求。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把民生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公益事业和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稳步提高城镇低收入者和广大农民的收入,积极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各位代表!

过去五年取得的这些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我市现代化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

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土地、资源、环境等约束加剧;农业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群众对就业、就学、就医、收入分配、住房保障等方面还不尽满意;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还不到位,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观念和为民服务意识淡薄,政府效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