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2009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

2022/07/1678 作者:佚名
导读: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全面规划建设大郑东新区的关键时期,我市将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大力实施“十二五”规划。面对更加崇高的历史使命,面对更加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面对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以先进城市为标杆,自觉把郑州置于全省、

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全面规划建设大郑东新区的关键时期,我市将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大力实施“十二五”规划。面对更加崇高的历史使命,面对更加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面对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以先进城市为标杆,自觉把郑州置于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大局之中去思考和谋划,努力走在全国省会城市的前列,当好中原崛起的排头兵。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加快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提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加快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建设。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到2013年经济总量超过5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00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000元和12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一是加快“三化两型”城市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围绕提升城市经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加快郑州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主动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力争在优势领域达到世界先进城市水平。加快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断推进城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协调。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主体,增强创新活力,大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郑州制造向郑州创造转变。

二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抢占竞争制高点。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提升经济竞争力、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产业建设力度。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水平国际化,加快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在中原崛起乃至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郑东新区。高水平建设一批现代化、信息化相融合的战略性、枢纽型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和高速道路交通体系为骨干的现代大都市综合交通系统,打造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综合交通枢纽,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提供坚实支撑。

四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好城乡发展规划,努力形成人口布局合理、产业体系完备、设施配套完善、生活环境优美、功能分区科学的复合型城乡空间布局,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着力推进城乡土地利用和规划一体化,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一体化,着力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着力推进城乡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积极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经济领域的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推动跨越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符合国际规范的体制机制。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落实鼓励扶持政策,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带动主战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优化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结构,推动企业开展跨国、跨地区经营,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切实增强国际经济合作能力。

六是加强社会建设,不断改善民生。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持久动力。在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拿出更多的财力物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建设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和谐家园,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09年是我市实施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是全面规划建设大郑东新区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我市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的一年。我们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沉着应对,共克时艰,坚决打赢这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硬仗,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市属及以下企业进出口增长13%;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08%,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5%和5%。

一、全面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扩大投资需求。强力推进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在社会事业、农林水利、城市建设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优先落实配套资金,优先配置土地资源,优先办理各项手续,确保重大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巩固和提升枢纽地位,配合做好郑西、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和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等项目建设工作,配合做好郑州铁路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郑汴城市轻轨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郑徐铁路客运专线、郑焦城际铁路、郑州至机场轻轨等项目。加快连霍高速郑州至洛阳段、京珠高速郑州至漯河段等扩建项目建设,争取郑州西绕城、铁魏公路建成通车。加快航空港核心区的规划建设,重点做好郑州机场第二航站楼、第二条跑道等配套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博爱至郑州天然气管道项目。推进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加快郑煤集团240万吨李粮店煤矿、150万吨樊寨煤矿建设,争取300万吨赵家寨煤矿建成投产;加快国电荥阳2×60万千瓦机组、华润电力登封二期1×60万千瓦机组项目建设,争取新密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机组早日开工,争取大唐巩义1×100万千瓦机组尽早具备核准条件。

(二)扩大消费需求。做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继续落实企业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快发展住宿餐饮、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大力开发旅游、文化、网络、动漫、体育健身等热点消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配送中心建设,启动和撬活农村消费市场,农村连锁超市覆盖率达到80%以上。扩大“家电下乡”的范围和品种,加大财政对农民购买家电、通讯类产品的补贴力度。鼓励居民购买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清理消费领域相关规费,降低收费标准,优化消费环境。

(三)积极落实财政金融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三农”、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的支出,确保工资发放、改善民生、“十大实事”的资金需要。完善项目推介机制,加强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效满足企业对信贷资金的正常需求。运用政府增信等手段,争取政策性银行扩大贷款规模。落实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创新融资方式,强化保险、票据、债券的融资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

(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贯彻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加强信用担保、社会化服务等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技术含量高、有发展潜力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改善对非公有制企业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

二、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做到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

(一)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振兴传统产业,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研究制定汽车、铝工业、食品工业、纺织服装、信息等产业的振兴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百万辆汽车和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硅材料与光伏、生物及新医药、数字化装备、新型功能材料及制品、光电技术等高技术产业。支持骨干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加快推进高新区和新密光伏产业聚集区、威科姆国际生态软件园、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阿格斯能源薄膜太阳能电池、晶诚科技产能提升等高技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海马(郑州)年产15万辆轿车、宇通集团5万台客车和3万台悬架、郑州日产第二工厂、少林汽车5000台大客车等汽车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郑煤机2000架液压支架、宇通重工500台环卫专用设备、大方桥梁160台大型施工装备等装备制造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思念50万吨速冻食品、三全食品基地、中粮集团国家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益海嘉里粮油深加工、双汇肉类和面制品加工及物流配送中心、河南中烟年产150万箱卷烟等食品项目建设。

(二)推进服务业产业升级。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快发展物流、会展、金融、科技中介、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支持城区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商圈经济。修编郑州商贸城建设规划,整合现有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农产品集贸市场,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构建现代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市场体系。高水平编制郑州国际物流中心规划,加快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航空港保税物流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九龙国际产业(物流)园区、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推进重点综合物流园区、重要冷链物流基地、粮食物流体系、出版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快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和大型国际航空物流企业。依托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物流、纺织服装等产业发展,筹办一批高层次展会和论坛。认真实施《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纲要》,以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吸引国内外金融、期货、保险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扩大交易品种,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抓好嵩山少林、黄帝故里、沿黄旅游带等旅游精品建设,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胜地。

(三)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出台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基础共用平台和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实施“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创新企业培育计划”和“创新型科技园区创建计划”,支持郑州高新区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支持工程研发中心、核心试验室建设,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经济,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加快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

(四)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把产业集聚区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制定完善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把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城镇化相结合,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提升对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功能,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形成集聚促进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

(五)强化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能源,倡导绿色交通出行方式,为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承载空间。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确保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上半年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自动监控设备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市区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西流湖生态园区。继续实施森林生态建设工程,完成造林16万亩,建成林业生态村100个,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30个。积极筹备2010年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加强黄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启动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快实施生态水系规划,继续对七里河、魏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索须河等河道进行治理,加快贾鲁河生态治理与人工湿地建设。在全省率先全部拆除集中供热区域内的燃煤供热小锅炉,对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集中整治,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

三、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一)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完善农业保护和补贴制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较大幅度提高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村沼气建设补助标准,落实好稻谷、大豆、油菜籽、棉花等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切实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探索建立以财政为依托的地方性农业保险体系。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完成1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以中牟为试点开展黄河滩地开发。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在都市和近郊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等主导产业。继续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总数达到22个。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优化现代畜禽生产结构,组织实施《郑州沿黄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设立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项目,完成示范村建设任务。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加强农村道路、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乡村公路500公里以上,新建集雨水窖5000个,解决农村3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3万户。完成尖岗、常庄、唐岗、楚楼等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加大扶贫力度,完成1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1800户移民扶贫搬迁任务,实现1万人脱贫。完成南水北调工程库区移民安置工作。

(四)深化农村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设立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试点县(市),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农信社、农发行、农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的作用,扩大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完善支持农民小额贷款办法,探索建立乡镇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加快集体林权改革。继续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深化殡葬改革,完成146个公益性公墓和290个骨灰堂的建设任务。

四、积极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加快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规划建设大郑东新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郑汴新区规划布局,加快以郑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郑汴产业带、航空港区、九龙国际产业(物流)园区和中牟县为主体的大郑东新区建设,把大郑东新区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集全市之力加快推进。按照现代化、复合型、多功能、组团式、生态宜居的规划理念,采用国际邀标方式,上半年完成大郑东新区总体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大郑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国际航运、铁路高速客运和集装箱转运为重点的现代化交通枢纽建设,开工建设郑少高速机场联络线、郑民高速郑州段、国道107线郑州段迁建工程,开工建设郑东新区至航空港区的快速通道,将紫荆山路向南延伸至航空港区,延伸中央大道至开封金明大道,延伸航海东路至省道223线。同时,加快水、电、气、暖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农业,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创新型产业和现代物流业。推进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努力在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土地管理制度、公共服务体系等重点改革领域实现新突破。通过不懈努力,将大郑东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复合型城区、综合改革核心实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成为中原崛起的增长极、河南乃至全国内陆地区加快发展和改革创新的示范区。

(二)加强城乡规划与管理。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继续做好重点规划的实施和编制工作。认真组织实施《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和《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等规划,加快推进《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修编工作,编制好《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规划》、《郑州市分区域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等规划。坚持建管并重、强化管理的原则,全面运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施城市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构建中心城市、卫星城、重点镇、一般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协调发展的五级城镇体系。

(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护改造中心城区,建设一批精品街区,开工建设8座人行过街设施和8条下穿式隧道,对100条背街小巷实施改造,打通一批断头路,着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加快推进沙口路高架快速通道、京广路拓宽改造、中心区铁路跨线桥等工程,加快火车站西出站口建设,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完成二号线一期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对三环快速路实施升级改造,构建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推进雕塑公园、四环带状公园、大型苗圃建设和出入市口园林绿化整治,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升级改造城市水、电、气、暖和信息网络,进一步增加集中供热面积,提高燃气化率。配合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建设。

五、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实现郑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一)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商城遗址公园、图书馆新馆、档案馆新馆、广电中心建设,开工建设郑州奥体中心、郑州市民健身中心等文化体育设施,办好第十届全市运动会。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力推进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支持登封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新建5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800个行政村文化大院。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700个行政村每村建设一个硬化的标准篮球场和两张室外乒乓球台。实现5万户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户户通”。

(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创意、动漫、演艺等文化产业。重点抓好《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二期建设,扩大品牌影响。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中国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培育壮大创意产业。加快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和项目建设,支持小樱桃、天乐等动漫品牌做大做强。

(三)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开展建国60周年纪念活动。继续发扬“博大、开放、创新、和谐”的城市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做好大学生和未成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图书、网络等文化市场管理。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六、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总结改革开放30年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战略重组。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困难企业,充分利用有效资产,稳定生产和就业。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提高规模效益,实现优势互补。鼓励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的联合重组和战略合作,提高抗风险能力。

(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做好政府投资公司的运营工作,完成郑州商行重组、百瑞信托增资扩股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战略投资者引进工作,加快组建市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强化对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和督导,推动更多的企业上市融资。创新融资方式,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

(三)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骨干优势企业、重大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推出一批重大引资项目,重点做好国内外大企业的引进工作,鼓励外资企业参与企业重组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鼓励与沿海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转移联盟,承接产业集群式和链式转移。认真落实各项出口退税政策和扶持政策,切实缓解出口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高技术和机电类产品出口。设立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积极争取郑州成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七、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以办好省、市确定的“十大实事”为重点,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进一步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6万人以上。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坚持发展就业和全民创业相结合,制定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安排农民工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制定并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的帮扶力度。

(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围绕巩固义务教育、突出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原则,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5所,逐步缓解大班额问题。逐步理顺中小学校管理体制。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和对口支援工作力度,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完成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任务。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快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推进郑汴产业带职教基地建设,对全市农村考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学费1000元。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郑州师专申报郑州文理学院。

(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参保覆盖面,全年全市参保人数达到35万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人均月增加120元。完善和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城乡特困户、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加大对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力度。把在我市稳定就业半年以上失去工作的农村务工人员纳入失业登记管理,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补助标准,扩大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为全市低保家庭的精神病患者每人每年提供1200元补助,为全市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的残疾人每人每月提供300元补助。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比例统一提高10%,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加强社区建设,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保障和管理水平。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新建改扩建25所敬老院,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55%。加快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50万平方米、廉租房15万平方米、周转房20万平方米。

(四)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建立涵盖妇幼保健、疾病预防、社区卫生服务等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网络体系。大力推行“片医负责制”,中心城区覆盖人口达到140万人以上。构建社区卫生服务圈,让社区群众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服务中心。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100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为1318个村卫生所配备医疗设备,为全市96个乡镇卫生院各配备一辆急救车。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医院结对帮扶工作。加快市妇女儿童医院建设,加快市精神病医院改扩建、市疾控中心和市七院整体迁建等项目。增加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防治专项投入,为全市1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五)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新建扩建35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开展免费婚前检查。继续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救助制度,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标准统一提高到40元,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且年满60周岁的夫妇,奖励扶助标准由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1000元。

(六)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工作。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煤矿瓦斯和水害治理,加强非煤矿山、化工、烟花爆竹、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的安全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城市和农村食品市场抽检合格率分别比上年提高2个和3个百分点。加强群众和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积极开展“平安建设年”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祥和的社会环境。

继续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工作,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扎实做好统计、审计、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社会科学、地方志、档案管理、气象和地震监测等工作。继续做好对江油四镇的对口援建工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