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2011年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

2022/07/1678 作者:佚名
导读: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速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重要时期。展望“十二五”发展大势,世界经济的大变革和国内经济的大调整,为我市提供了诸多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一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在深度变革和调整中恢复增长,生产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动的趋势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二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速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重要时期。展望“十二五”发展大势,世界经济的大变革和国内经济的大调整,为我市提供了诸多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一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在深度变革和调整中恢复增长,生产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动的趋势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二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东企西扩”、“南资北移”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三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全省重点开发区域,我们面临的有利政策环境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借力京津、对接发展。四是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省会“三年大变样”成效凸显,聚集要素、聚集财富、聚集产业的平台大幅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厚积薄发,加速腾飞。五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省会建设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乘势而上、率先发展。“十二五”,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机遇难得,稍纵即逝;条件难求,犹豫不再。我们必须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根据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转型升级和跨越赶超两大任务,全力实施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发展、中东西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三大战略,大力加强改革开放创新、保障改善民生、繁荣发展先进文化、优化发展环境四大举措,倾力建设正定新区、东部产业新城、大西柏坡、空港工业园、南部工业区五大重点工程,努力打造京津冀第三极,强化省会在冀中南经济区的主导地位和全省领先地位,加快向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目标迈进。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建设、社会和谐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6个方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纲要(草案)》提出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高于全省水平,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2%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这些指标既是非常积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要求,又体现了和谐发展、惠及民生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着眼争先进位,跨越赶超,力争发展的步伐再快一些,各项指标完成的再好一些,争取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立足新起点。省委省政府对石家庄打造京津冀第三极、引领带动冀中南的殷切期望,云川书记对我市提出的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城市建设管理、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等七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都赋予了我们必须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历史使命,石家庄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瞄准新目标。石家庄的发展历史证明:敢于跨越赶超是全市人民的风格;“三年大变样”的实践彰显:勇于追求卓越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境界。在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放宽视野,瞄准先进定坐标,面向全国比发展,奋起直追,奋力赶超,加快跻身全国一流省会城市方阵。

——走出新路子。深入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双轮驱动”战略,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形成中东西区域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形成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共同提升的新格局,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创造新辉煌。始终锁定目标,牢牢扭住重点,举全市之力、汇全球之智、聚四海之财,以创新之策、非常之举,谋求大发展,实现大跨越,努力把石家庄建设成为综合实力更强、创新活力更足、生态环境更美、民生福利更高的现代一流省会城市。

根据上述目标要求,今后五年集中抓好八项战略任务:

(一)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按照高端引领、集约发展、政策聚焦的思路,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高起点、规模化的先发优势,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倍增,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坚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以优化结构、提档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高起点、大规模改造提升纺织、化工、建材、食品、冶金等五大传统产业,努力实现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经济效益五个明显提升。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按照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的总体要求,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以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总部经济、金融保险、旅游会展业,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华北重要服务外包生产基地、区域总部经济聚集区和环渤海地区会展名城。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45%。实施现代农业增效计划,按照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着力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突出抓好一批集高效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城郊农业、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园,引领和带动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二)围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构筑中东西区域良性互动发展格局。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功能协调配套、要素优化配置”的原则,推动中部率先隆起,东部整体突破,西部加快发展。中部区域,通过思想上聚力、政策上给力、执行上发力“三力同加”,努力实现产业大集聚、功能大提升、资源大配置,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城市建设与城市工业,把结构调优、总量做大、实力做强,打造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领跑”全市经济发展。东部区域,通过配强班子、下放权限、政策聚焦、设施配套“四管齐下”,以大上工业、上大工业为主攻方向,以产业聚集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建设一批十几亿、几十亿、甚至超百亿的大项目、大企业,发展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大园区,强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增长极。西部区域,通过优化班子、规划先行、交通突破、政策扶持、环境提升“五措并举”,重点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打造省会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富民强县步伐。

(三)围绕构建经济发展新高地,强力推进四大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打造东部产业新城,通过完善领导体制,明晰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布局,整合空间资源,以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集中发展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装备、循环化工、纺织服装、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到“十二五”末,将东部产业新城打造成河北省战略新兴产业龙头带动区、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展现省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区。加快建设大西柏坡,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以环境为平台,突出精品建设,推进综合开发,重点实施总投资4118亿元的86个大西柏坡综合开发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将其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旅游产业的强力引擎、全省新经济板块增长极。做大做强空港工业园,坚持大航空、大产业、大功能开发理念,加快机场、口岸、物流、加工、园区等综合开发建设,大力发展空港物流业和临空特色产业,加大机场改扩建力度,扩大空港规模,提升空港功能,增强空港辐射,努力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首都主要分流机场和备降机场。加速开发南部工业区,按照整合资源、优化结构、集约发展、保护环境的要求,做大做强新型建材、清洁燃气、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尽快建成全省新型建材化工基地、传统产业循环改造示范区和市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四)围绕繁荣、舒适两大目标,全力推进城市建设上水平。按照省委省政府“五个体现”的总体要求,今后三年投入3527亿元,围绕生态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繁华地标打造等8个方面,集中实施80项重点工程,掀起新一轮城镇建设高潮。高起点规划城市,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引导和控制作用,高站位、开放性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切实做到“四规统一”,增强各层次、各领域规划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法定图则全覆盖。高标准建设城市,按照“低碳、生态、智慧”的理念,加快正定新区开发建设步伐,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30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初具规模,为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新城区打下坚实基础。全面改造提升老城区,大力度推进功能调整和布局优化,高标准实施集中连片开发改造,集中建设一批各具特色、聚集人气的中心商务区和城市新地标。切实加快城中村、破旧小区、低矮建筑及影响观瞻地段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交通设施建设,构建内外贯通、立体交叉、畅通快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高效能管理城市,以“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美、无处不精彩”为标准,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大力实施城市容貌综合整治工程,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五)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加快主城区与组团县(市)同城化步伐,切实做到基础设施同建共享,管理标准全面对接。加快以县城为重点的中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辛集、平山、新乐向中等城市迈进,到“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达到59%。坚持群众自愿、规划先行、类型多样、培育产业、政策规范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民居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30%的行政村完成新民居建设改造任务。以大力发展工业、做大做强园区为重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国百强县榜上有名,一半以上县(市)进入全省30强行列。紧紧抓住我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的机遇,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公共财政最大限度地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六个一体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六)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以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之路,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在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进一步成为技术创新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坚持结构调整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选择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竞争力,推动更多的“石家庄制造”向“石家庄创造”转变。坚持把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落实人才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十大人才工程,把握引进、培养、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以人才规模优势构筑发展优势,以高素质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

(七)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倾力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引领的根本任务,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为重点,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突出培植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传媒、印刷出版、动漫游戏、民俗演艺等重点产业,打造北方动漫原创企业及衍生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石家庄报业、广播电视、文化演艺等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文体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体企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以上。突出培育地域特色文化,依托大西柏坡建设,加大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力度,深入挖掘正定古城文化底蕴,着力构建“古郡红都、魅力新城”的文化标志,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现代文化设施,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形成一批文化事业亮点、文化景观看点、文化产业卖点,把石家庄的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努力打造城市功能与文化品位相得益彰的魅力城市。

(八)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和谐石家庄。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力实施八大工程。扩大就业工程,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实现新增就业45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150万人次。增收富民工程,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力争使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教育提升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标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造一批全国名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力争各项教育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医疗健康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启动“健康城市”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安居保障工程,切实加大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力度,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面向困难群众的廉租住房制度,确保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中低收入家庭租得起房。社保扩面工程,以养老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商业保险为补充,扩大保障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大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力度,持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的放心、用药安全,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最放心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以建设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城市试点为契机,加快由防控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大调解、“四位一体”大维稳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提高平安省会建设水平,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