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参与代谢活动的酶的活性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具有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三基点。植物只能在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范围内生长。虽然生长的最适温度,就是指生长最快的温度,但这并不是植物生长最健壮的温度。因为在最适温度下,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消耗过多,植株反倒长得细长柔弱。因此在生产实践上培育健壮植株,常常要求低于最适温度的温度,这个温度称协调的最适温度。
不同植物生长的温度三基点不同。
植物的温度三基点还随器官和生育期而异。一般根生长的温度三基点比芽的低。例如苹果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13~26℃,最高温度为28℃。而地上部分的均高于此温度。在棉花生长的不同生育期,最适温度也不相同,初生根和下胚轴伸长的最适温度在种子萌发时为33℃,但几天后根下降为27℃,而下胚轴伸长上升为36℃。多数一年生植物,从生长初期经开花到结实这三个阶段中,生长最适温度是逐渐上升的,这种要求正好同从春到早秋的温度变化相适应。播种太晚会使幼苗过于旺长而衰弱,同样如果夏季温度不够高,也会影响生长而延迟成熟。
人工气候室的实验资料证明,在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较低的周期变化中,植物的营养生长最好。如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为20℃的昼高夜低的温差下,比昼夜25℃恒温条件下生长得更快。在自然条件下,也具有日温较高和夜温较低的周期变化。植物对这种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称为生长的温周期现象。
日温较高夜温较低能促进植物营养生长的原因,主要是白天温度较高,在强光下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为生长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夜温降低,可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此外,较低的夜温有利于根的生长和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因而也提高了整株植物的生长速率。在温室或大棚栽培中,要注意改变昼夜温度,使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水分、矿质、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交叉、综合的影响。首先各环境因子之间有相互影响。例如阴雨天、光照暗淡、气温下降、土壤水分增加、土壤通气不良等反应会连锁地发生,影响植物生长。其次各环境因子作用于植物体,又与生命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它们还会相互影响。例如光照促进光合,光合会影响蒸腾,蒸腾又会影响水分的供应。它们彼此之间既有相互促进又有相互制约。在农业生产上,要注意各种环境条件对生长的个别生理活动的特殊作用,又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抓住主要矛盾,采取合理措施,才能适当地促进和抑制植物的生长,达到栽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