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一九四六年 ~ 一九四九年):
◇ 一九四六年一月由吴贤哲、李惕民等人集五百万元(法币),租用赵叔安开设的华安造纸厂修理车间(周家嘴路1127号),创建“良工机器厂”。 半年后投产,成功制造第一台圆网造纸机。
◇ 一九四七年五月“良工机器厂”从租借地搬入荆州路101号,更名为“良工机器厂有限公司”,生产初具规模。
建国初期(一九四九年 ~ 一九五六年):
◇ 一九五O年,承接可移动式内燃机机组,试制成功卷烟纸机上的主要部件,制造技术有了较大发展。
◇ 一九五二年更名为“良工机器厂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成功制造2"1500磅级高压铸钢阀门, 开创了我国自制高压铸钢阀门的历史。
◇ 一九五五年更名为“公私合营良工机器厂”,成功制造控制阀和进湖阀。
◇ 一九五六年开始批量生产口径为50、65、100、125压力为160公斤的高压铸钢法兰闸阀,创批量生产高压阀门的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一九五七年 ~ 一九六五年):
◇ 一九五九年底试制成功小口径球阀,开创球阀生产历史。
◇ 一九六0年为我国大型企业吴泾化肥厂设计制造全系列25~90口径,压力130~320公斤的高压氮肥阀,为大庆油田制造1390吨采油网高压阀门。
◇ 一九六二年更名为“公私合营良工阀门厂”,成为制造高、中压阀门的专业生产企业。
◇ 一九六五年在国家经委统筹安排下,以“一分为二”的形式支援内地建设,有152名人员及部分设备迁往四川自贡阀门厂。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九六六年 ~ 一九七六年):
◇ 一九六六年更名为“上海阀门一厂”。
◇ 一九六九年承接并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套十二万五千瓦大电站用高温高压阀门。
◇ 一九七二年为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研制和提供一、二、三级闸阀、截止阀、止回阀、波纹管截止阀及阀门电动装置。
◇ 一九七三年更名为“上海良工阀门厂”。
同年,试制成功海上采油高压闸阀,产品首次应用于我国第一艘“勘探1号”船上。
◇ 一九七四年成功为我国三十万千瓦/小时火电站生产配套用高温高压阀门。
◇ 一九七五年试制成功-120℃低温闸阀新产品。
改革开放时期(国营)(一九七七年 ~ 二00三年):
◇ 一九七七年承接制造高质量的毛主席纪念堂用阀门。
◇ 一九七八年试制并批量生产Z741Y—350I液动闸阀。
◇ 一九七九年以我厂精密制造工段为基础,成立了“上海阀门精铸厂”(大集体性质)。
同年九月,正式开办“上海良工阀门厂技工学校”。
◇ 一九八0年与美国时代探索公司达成协议,以API标准试制首批美阀,创我厂阀门批量出口的记录。
◇ 一九八一年,手气动闸阀、角式截止阀、高磅级API阀等不同规格的阀门分别送 “温哥华博览会”、“西汉诺国际博览会”、“墨西哥博览会”、“爱尔兰博览会”、“阿根廷博览会”等展览会展出。
同年为金山石油化工总厂用的油压切换阀试制成功。
◇ 一九八二年原“上海阀门三厂”并入我厂,组建成电装车间。
◇ 一九八四年获得美国石油协会API6D和API591证书,是我国阀门行业第一批获得此证的企业。
◇ 一九八八年原“中国机模厂”并入我厂,组建成七车间。
◇ 一九九四年获得挪威船级社ISO9001国际认证。
◇ 一九九五年获得国家安全局颁发的核级阀门设计制造许可证。
◇ 一九九六年与法国法码通公司签订百万级核电站二级高温高压电动闸阀和电动截止阀合作协议。
◇ 一九九九年“工”字牌商标获“上海市著名商标”
◇ 二00二年第一批获得国家质检局颂发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证”(AZ证书)。
改革开放时期(民营)(二00三年~ 至今):
◇ 二00三年七月经“上海电器(集团)总公司”审核批复,同意上海良工阀门厂的改制方案。十月,全厂职工以“工龄卖断”形式,正式解除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 二00四年十月由杨浦区荆州路101号搬迁至宝山区杨行工业园区锦宏路68号。
◇ 二00五年十月经“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上海良工阀门厂”正式更名为“上海良工阀门厂有限公司”。
◇ 二00七年十一月被评为上海市中小企业“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两项殊荣。
“上海良工阀门厂有限公司”董事长为林金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