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1
1120世纪煤化学进展回顾2
11120世纪煤利用研究的重大贡献3
11220世纪煤利用研究的兴衰4
12煤炭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6
121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地位6
122能源效率和洁净煤技术11
123煤化工的发展机遇18
124煤基多联产22
2中国煤炭资源的特点、分级及13个大型煤炭基地27
21煤的生成:成煤作用及煤的系列27
22中国煤炭资源分类和分级30
221煤炭资源储量的分类30
222煤炭资源储量的分级32
223“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GB/T 17766—1999)34
23中国煤炭资源储量和特点36
231储量36
232资源分布特征37
2413个大型煤炭基地42
241神东基地42
242晋北基地51
243晋东基地53
244蒙东(东北)基地55
245云贵基地59
246河南基地60
247鲁西(兖州)基地63
248晋中基地64
249两淮基地66
2410黄陇(华亭)基地68
2411冀中基地69
2412宁东基地71
2413陕北基地72
3煤的岩相组成与特性及其分类75
31煤显微组分及其分类75
311煤岩宏观组成75
312煤岩显微组分76
313显微煤岩类型82
314显微组分的成因82
32镜质组平均反射率84
321镜质组反射率:表征煤阶的分类指标84
322最大反射率、随机反射率和最小反射率86
33反射率分布图87
331用反射率分布图来判别混煤88
332评价煤岩分离组分的纯度89
333反射率分布图的特征划分90
34中国煤岩相组成特点92
341中国煤岩组成的分布特征92
342不同成煤时代煤显微组分的性质差异96
343还原程度及其应用98
344显微组分性质101
345近代分析技术测试显微组分性质101
35煤岩参数对加工工艺的影响及“煤岩相化学”116
351煤岩参数对加工工艺过程的影响116
352煤岩学在煤化学中的应用及“煤岩相化学”116
4煤炭的组成、性质及检测119
41煤的化学组成与性质119
411煤质分析中的基准与符号119
412元素分析:碳和氢124
413元素分析:氧和氮128
414元素分析:硫130
415水分132
416灰分136
417挥发分和固定碳139
418发热量144
42煤中矿物质与有害元素151
421矿物质来源与赋存形态151
422煤中矿物质测定与灰分154
423矿物质的分析方法155
424煤灰的化学组成156
425煤中微量元素与有害元素158
426煤中伴生元素:锗、镓、铀、钒及其他160
43煤的孔结构162
431煤中孔的分类与形态162
432煤中孔的孔径及其分布165
433煤多孔性的应用170
44煤的物理性质与工艺性质174
441密度、视密度和散密度174
442煤的抗碎强度和显微硬度180
443煤的成型性184
444煤的可选性188
4 45煤的可磨性191
446煤的磨损性196
447煤的燃点与氧化自燃199
448煤受热后的塑性201
449黏结性210
4410结焦性219
4411煤灰熔融性和灰黏度223
4412煤灰玷污性230
4413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231
4414煤的热稳定性233
4415煤的结渣性235
4416煤液透光率237
5煤炭分类239
51分类研究的历史沿革239
52中国煤炭分类的完整体系244
53中国煤炭分类245
531烟煤分类246
532无烟煤分类259
533褐煤分类259
534分类效果与特点260
535各类煤的性质262
54中国煤炭编码系统265
541编码参数和方法267
542编码系统的积极作用及与国外编码系统的比较271
55中国煤层煤分类272
551煤阶273
552组成279
553品位281
554煤层煤分类的称谓与命名表述281
56中国煤分类体系的工程意义282
561炼焦用煤评价方法283
562煤炭利用指南286
57国际煤炭分类289
571国际硬煤分类289
572国际褐煤分类291
573国际中、高煤阶煤编码系统292
58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炭分类295
581美国煤炭分类295
582澳大利亚煤炭分类与编码系统296
583前苏联煤炭分类298
584英国煤炭分类300
585波兰煤炭分类302
586德国煤炭分类303
587法国、荷兰和意大利煤炭分类304
59最新国际煤分类标准(ISO 11760∶2005)305
591煤阶307
592组成311
593灰分产率311
594称谓与命名表述312
595分析误差313
6煤分类学在燃烧工程中的应用314
61煤燃烧的基本原理315
611煤的燃烧过程315
612煤燃烧的动力工况316
613煤的燃烧机理318
614煤的燃烧方式与环境保护318
615煤质特征对燃烧工况的关系320
62煤阶的影响322
63化学组成和性质324
631发热量324
632挥发分328
633灰分与矿物质334
634水分345
635硫346
636氮350
637氯与氟355
64物理机械性能357
641黏结性和膨胀性357
642可磨性358
65煤岩相组成及其性质360
66评定燃烧特性的有潜力的分析技术363
661差示热重分析363
662热解质谱365
663滴管炉试验及其他366
7气化工艺与煤质368
71概述368
72气化工艺分类370
73气化工艺特点与煤质372
731移动床气化372
732流化床气化384
733气流床气化393
734熔融床气化407
74影响煤成浆性的煤质因素409
741煤的成浆性及其分类409
742煤阶410
743矿物质(灰分)412
744粒度分布和粒度级配414
745添加剂与煤质及其他419
75煤炭地下气化421
751国内外地下气化发展状况422
752问题与对策426
8煤分类学在焦化工程中的应用428
81煤阶的影响430
82化学组成和性质436
821碳和氢及其原子比436
822氧437
823硫440
824氯和磷440
825挥发分441
826水分442
827无机组分442
83物理性质与工艺性质445
831吉泽勒最大流动度447
832胶质层最大厚度452
833黏结指数454
834坩埚膨胀序数455
835奥阿膨胀度457
84煤岩相组成和性质460
841活性组分与惰性组分461
842显微组分受热后的变化特征462
843活性组分与惰性组分的最佳比例464
844焦炭的显微结构465
85评定煤结焦性能的有潜力的分析技术467
851核磁共振NMR467
852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470
86烟煤黏结现象的化学解释471
87炼焦技术的未来和当前面临的问题473
9液化工艺与煤质477
91概述477
911煤的直接液化477
912煤的间接液化486
913煤炼油和煤提油492
92煤液化与化学制品502
921煤间接液化与煤化工502
922 煤直接液化与煤化工505
93直接液化工艺对煤质的要求510
931煤阶的影响511
932煤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碳和氢518
933氧和氮519
934硫521
935挥发分521
936水分522
937无机组分522
94岩相组成和性质524
95具有潜力的分析技术527
951差示扫描热量计527
952热解质谱528
953核磁共振530
954傅立叶红外光谱531
955热重分析534
10煤和煤利用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及其防治536
101概述536
102 煤中有害元素的分布、迁移及防治540
1021煤中微量元素及其分布540
1022煤中有害元素的迁移与富集566
1023煤中有害物质的防治570
103煤利用过程中的致癌化合物573
1031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形成573
1032致癌化合物的活性及其分子结构575
1033致癌作用与实例580
104煤中硫和SO2排放及其防治582
1041中国不同含硫量煤的分布582
1042高硫煤的赋存、生产与消费585
1043SO2的减排措施及其经济性590
1044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方法605
105排放CO2的封存及利用606
1051CO2封存607
1052CO2利用611
附录1烟煤分类用煤(洗煤)性质及其炼焦所得焦炭结果615
附录2烟煤分类煤样(大样的浮煤)的分析结果627
附录3烟煤分类煤样(小样)的分析结果635
附录4无烟煤分类煤样的分析结果646
附录5a褐煤分类煤样的分析结果656
附录5b褐煤分类煤样煤质特征综合表659
附录6国际标准ISO 15585硬煤黏结指数测定方法
20060115第一版661
主要参考文献673
第一版后记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