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中国税制(第3版)目 录

2022/07/1696 作者:佚名
导读:第1章 中国现行税制导论 1 1.1 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1 1.1.1 税收制度的概念 1 1.1.2 税制构成要素 2 1.2 税收分类 9 1.2.1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进行分类 9 1.2.2 按税负能否转嫁进行分类 9 1.2.3 按税收管理权限进行分类 9 1.2.4 按计税标准分类 10 1.2.5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10 1.2.6 按税收收入形态来分类 10 1.2.7 按

第1章 中国现行税制导论 1

1.1 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1

1.1.1 税收制度的概念 1

1.1.2 税制构成要素 2

1.2 税收分类 9

1.2.1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进行分类 9

1.2.2 按税负能否转嫁进行分类 9

1.2.3 按税收管理权限进行分类 9

1.2.4 按计税标准分类 10

1.2.5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10

1.2.6 按税收收入形态来分类 10

1.2.7 按是否具有独立的计税依据

进行分类 10

1.2.8 按存续时间的长短进行分类 11

1.2.9 按是否具有特殊目的分类 11

1.2.10 按照税收负担的确定方式

分类 11

1.3 税制结构 12

1.3.1 税制结构的概念 12

1.3.2 影响税制结构的主要因素 12

1.3.3 不同税制结构及特点 14

1.3.4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状况 14

本节小结 15

关键术语 15

思考题 15

第2章 增值税 16

2.1 增值税的概念和特点 16

2.1.1 增值税的概念 16

2.1.2 增值税的特点 18

2.1.3 增值税的类型 19

2.2 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 20

2.2.1 征税范围 20

2.2.2 纳税义务人 23

2.3 税率 24

2.3.1 增值税税率的基本类型 24

2.3.2 我国增值税税率的规定 24

2.4 增值税的主要税收优惠 25

2.4.1 起征点 25

2.4.2 对小微企业的免征增值税

规定 25

2.4.3 主要减免税规定 25

2.5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的一般规定 26

2.5.1 一般计税方法 26

2.5.2 简易计税方法 26

2.5.3 扣缴计税方法 26

2.6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26

2.6.1 销项税额的计算 27

2.6.2 进项税额的计算 31

2.6.3 应纳税额的计算 37

2.7 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40

2.7.1 简易计税方法计税规则 40

2.7.2 “营改增”后的一般纳税人按

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规定 41

2.8 “营改增”与不动产有关的税额

计算 43

2.8.1 转让不动产增值税征收管理 43

2.8.2 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

增值税征收管理 45

2.8.3 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

增值税征收管理 47

2.8.4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

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

征收管理 48

2.9 进口货物征税 51

2.9.2 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51

2.10 出口货物退(免)税 52

2.10.1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政策

与方法 53

2.10.2 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53

2.10.3 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

依据 54

2.10.4 增值税免抵退税的计算 55

2.10.5 增值税免退税的计算 59

2.1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

与纳税地点 59

2.11.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59

2.11.2 纳税期限 60

2.11.3 纳税地点 61

2.12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

管理 62

2.12.1 专用发票领购使用范围 62

2.12.2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限额

管理 63

2.12.3 专用发票开具范围 63

2.12.4 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结果

异常的处理 63

2.12.5 购买方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

税专用发票的条件及处理 64

本节小结 64

关键术语 64

思考题 64

第3章 消费税 66

3.1 消费税的概念和特点 66

3.1.1 消费税的概念 66

3.1.2 我国消费税的特点 66

3.1.3 我国消费税的沿革 67

3.1.4 我国消费税的作用 67

3.2 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与

纳税环节 68

3.2.1 征税范围 68

3.2.2 纳税义务人 69

3.2.3 纳税环节 69

3.3 税目与税率 70

3.3.1 消费税税目 70

3.3.2 消费税税率 72

3.4 计税依据 74

3.4.1 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 74

3.4.2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77

3.4.3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78

3.4.4 进口应税消费品 78

3.4.5 其他 79

3.5 应纳税额的计算 79

3.5.1 应纳税额计算的基本规定 79

3.5.2 应纳税额计算的具体规定 81

3.6 消费税的申报缴纳 83

3.6.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83

3.6.2 纳税期限 84

3.6.3 纳税地点 84

本节小结 84

关键术语 85

思考题 85

第4章 附加税与烟叶税 86

4.1 城市维护建设税 86

4.1.1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和

特点 86

4.1.2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主要征收

制度 86

4.2 烟叶税 89

4.2.1 烟叶税的概念和特点 89

4.2.2 烟叶税的主要征收制度 90

本节小结 91

关键术语 91

思考题 91

第5章 关税 92

5.1 关税的概念和特点 92

5.1.1 关税的概念 92

5.1.2 关税的特点 92

5.1.3 关税的分类 93

5.2 关税的征税对象与纳税人 93

5.3 进出口税则 93

5.3.1 税则归类 94

5.3.2 税率及运用 94

5.4 原产地规则 95

5.5 关税的完税价格和税额计算 95

5.5.1 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96

5.5.2 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97

5.5.3 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98

5.5.4 关税的税额计算 99

5.6 关税的减免 99

5.7 行李及邮递物品进口税 100

5.8 关税的征收管理 100

本节小结 101

关键术语 101

思考题 101

第6章 资源税 102

6.1 资源税的概念和特点 102

6.1.1 资源税的概念 102

6.1.2 资源税的特点 102

6.1.3 资源税的作用 103

6.2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03

6.2.1 纳税义务人 103

6.2.2 征税范围 104

6.3 税目与税率 105

6.3.1 税目税率的基本规定 105

6.3.2 代扣代缴的税率规定 106

6.4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106

6.4.1 从价定率计征资源税的

税额基本计算 106

6.4.2 煤炭资源税的计税依据和

税额计算 107

6.4.3 稀土、钨、钼资源税的计税

依据和税额计算 108

6.4.4 其他从价定率计征资源税的

计税依据和税额计算 109

6.4.5 从量定额计征资源税的税额

计算 110

6.5 税收优惠 110

6.6 资源税的申报缴纳 112

6.6.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12

6.6.2 纳税地点 112

本节小结 112

关键术语 113

思考题 113

第7章 土地增值税 114

7.1 土地增值税的概念和特点 114

7.1.1 土地增值税的概念 114

7.1.2 土地增值税的特点 115

7.2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15

7.2.1 纳税义务人 115

7.2.2 征税范围和征税范围的

界定 115

7.2.3 若干具体情况的判定 116

7.3 税率 119

7.4 计税依据和税收优惠 119

7.4.1 计税依据 119

7.4.2 税收优惠 121

7.5 应纳税额的计算 121

7.6 土地增值税的预交和清算 122

7.6.1 土地增值税的预交 122

7.6.2 土地增值税的清算 123

7.6 土地增值税的申报缴纳 126

7.6.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26

7.6.2 纳税期限 126

7.6.3 纳税地点 127

本节小结 127

关键术语 127

思考题 127

第8章 企业所得税 129

8.1 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和特点 129

8.1.1 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129

8.1.2 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129

8.1.3 企业所得税在我国的沿革 130

8.1.4 企业所得税的作用 131

8.2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

对象 132

8.2.1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132

8.2.2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133

8.3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133

8.4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134

8.4.1 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总额 135

8.4.2 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项目 139

8.4.3 亏损的弥补 144

8.5 资产的税务处理 146

8.5.1 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146

8.5.2 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 147

8.5.3 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148

8.5.4 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 148

8.5.5 存货的税务处理 149

8.5.6 企业投资资产的计价规定 149

8.5.7 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差异

的处理 150

8.6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所得税

处理 151

8.6.1 资产损失的定义 151

8.6.2 资产损失的确认 151

8.6.3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 152

8.7 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 153

8.7.1 企业重组的相关概念 153

8.7.2 企业重组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154

8.7.3 企业清算的相关规定 155

8.8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156

8.8.1 企业的主要税收优惠规定 156

8.8.2 非居民企业税收优惠规定 158

8.9 企业所得税的税额计算 158

8.9.1 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158

8.9.2 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

计算 161

8.9.3 境外已纳税额的抵免 162

8.10 特别纳税调整 164

8.10.1 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基本

涉税规则 164

8.10.2 转让定价方法管理 166

8.10.3 预约定价方法管理 167

8.10.4 一般反避税管理 167

8.10.5 其他重要规定 167

8.11 企业所得税的申报缴纳 168

8.11.1 纳税年度 168

8.11.2 税款缴纳 168

8.11.3 纳税地点 169

8.11.4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

所得税征收管理 169

本节小结 170

关键术语 170

思考题 170

第9章 个人所得税 172

9.1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特点 172

9.1.1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172

9.1.2 特点 172

9.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174

9.2.1 居民纳税义务人 175

9.2.1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175

9.3 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176

9.4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项目 176

9.4.1 工资、薪金所得 176

7.4.2 税收优惠 121

7.5 应纳税额的计算 121

7.6 土地增值税的预交和清算 122

7.6.1 土地增值税的预交 122

7.6.2 土地增值税的清算 123

7.6 土地增值税的申报缴纳 126

7.6.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26

7.6.2 纳税期限 126

7.6.3 纳税地点 127

本节小结 127

关键术语 127

思考题 127

第8章 企业所得税 129

8.1 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和特点 129

8.1.1 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129

8.1.2 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129

8.1.3 企业所得税在我国的沿革 130

8.1.4 企业所得税的作用 131

8.2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

对象 132

8.2.1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132

8.2.2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133

8.3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133

8.4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134

8.4.1 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总额 135

8.4.2 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项目 139

8.4.3 亏损的弥补 144

8.5 资产的税务处理 146

8.5.1 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146

8.5.2 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 147

8.5.3 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148

8.5.4 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 148

8.5.5 存货的税务处理 149

8.5.6 企业投资资产的计价规定 149

8.5.7 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差异

的处理 150

8.6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所得税

处理 151

8.6.1 资产损失的定义 151

8.6.2 资产损失的确认 151

8.6.3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 152

8.7 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 153

8.7.1 企业重组的相关概念 153

8.7.2 企业重组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154

8.7.3 企业清算的相关规定 155

8.8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156

8.8.1 企业的主要税收优惠规定 156

8.8.2 非居民企业税收优惠规定 158

8.9 企业所得税的税额计算 158

8.9.1 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158

8.9.2 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

计算 161

8.9.3 境外已纳税额的抵免 162

8.10 特别纳税调整 164

8.10.1 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基本

涉税规则 164

8.10.2 转让定价方法管理 166

8.10.3 预约定价方法管理 167

8.10.4 一般反避税管理 167

8.10.5 其他重要规定 167

8.11 企业所得税的申报缴纳 168

8.11.1 纳税年度 168

8.11.2 税款缴纳 168

8.11.3 纳税地点 169

8.11.4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

所得税征收管理 169

本节小结 170

关键术语 170

思考题 170

第9章 个人所得税 172

9.1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特点 172

9.1.1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172

9.1.2 特点 172

9.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174

9.2.1 居民纳税义务人 175

9.2.1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175

9.3 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176

9.4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项目 176

9.4.1 工资、薪金所得 176

9.4.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

所得 177

9.4.3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

承租经营所得 177

9.4.4 劳务报酬所得 178

9.4.5 稿酬所得 178

9.4.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78

9.4.7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78

9.4.8 财产租赁所得 179

9.4.9 财产转让所得 179

9.4.10 偶然所得 179

9.4.11 其他所得 179

9.5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180

9.5.1 累进税率 180

9.5.2 比例税率 181

9.6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税额

计算 181

9.6.1 工资、薪金应纳税额的

计算 181

9.6.2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的计算 187

9.6.3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

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89

9.6.4 劳务报酬应纳税额的计算 190

9.6.5 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91

9.6.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

的计算 192

9.6.7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

税额的计算 192

9.6.8 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

计算 192

9.6.9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

计算 193

9.6.10 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

计算 196

9.6.11 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

计算 196

9.6.12 税前捐赠扣除的规定 196

9.7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198

9.7.1 免税项目 198

9.7.2 暂免征税的主要项目 199

9.7.3 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的项目 200

9.8 境外已纳税款的扣除 200

9.9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 201

9.9.1 纳税方式 201

9.9.2 纳税期限 202

9.9.3 纳税地点 204

本节小结 204

关键术语 204

思考题 204

第10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

占用税 206

10.1 城镇土地使用税 206

10.1.1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概念和

特点 206

10.1.2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主要

征收制度 207

10.2 耕地占用税 210

10.2.1 耕地占用税的概念和特点 210

10.2.2 耕地占用税的主要征收

制度 211

本节小结 213

关键术语 213

思考题 213

第11章 房产税和车船税 214

11.1 房产税 214

11.1.1 房产税的概念和特点 214

11.1.2 主要征收制度 214

11.2 车船税 218

11.2.1 车船税的概念和特点 218

11.2.2 主要征收制度 219

本节小结 222

关键术语 223

思考题 223

第12章 印花税和契税 224

12.1 印花税 224

12.1.1 概念和特点 224

12.1.2 纳税人 224

12.1.3 税目与税率 225

12.1.4 计税依据与税额计算 228

12.1.5 税收优惠 230

12.1.6 缴纳方法与纳税申报 231

12.2 契税 232

12.2.1 契税的概念和特点 232

12.2.2 纳税人 233

12.2.3 征税对象 233

12.2.4 税率、计税依据和税额

计算 233

12.2.5 税收优惠 234

12.2.6 申报与缴纳 235

本节小结 236

关键术语 236

思考题 236

第13章 其他各税 237

13.1 车辆购置税 237

13.1.1 车辆购置税的概念和

特点 237

13.1.2 车辆购置税的主要征收

制度 237

13.2 船舶吨税 239

13.2.1 船舶吨税的概念和特点 239

13.2.2 船舶吨税的主要征收制度 239

13.3 环境保护税 240

13.3.1 环境保护税的概念和特点 241

13.3.2 环境保护税的主要征收制度 241

本节小结 242

关键术语 242

思考题 242

第14章 中国现行税制的发展与

展望 243

14.1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之前的

税制建设 243

14.1.1 1949年—1953年,新中国

税制的初步建立 243

14.1.2 1958年,简化税制,试行

工商统一税 245

14.1.3 1973年,工商税制的进一步

简化 246

14.2 20世纪80年代的税制改革 247

14.2.1 1980—1982年,初步建立

涉外税收制度 247

14.2.2 1983年和1984年,两步

利改税的实施 248

14.3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税制

改革 249

14.3.1 1994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和遵循原则 250

14.3.2 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

内容 251

14.3.3 1994年税制改革成功奠

定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

的框架 252

14.4 2003年开始启动的新一轮

税制改革 253

14.4.1 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动因 253

14.4.2 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指导原则

和主要内容 256

14.4.3 2003年以来税制改革的

主要内容 257

14.5 2009年至今的结构性减税

政策 265

14.5.1 “结构性减税”的概念及

提出的背景 266

14.5.2 结构性减税的内容 266

14.6 未来税制改革展望 271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