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燃料电池技术概述1
1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
12燃料电池的特点2
13燃料电池的分类3
14燃料电池的应用4
15研究进展5
151碱性燃料电池5
152磷酸燃料电池6
153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8
154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11
155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11
156其他类型的燃料电池13
第2章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16
21SOFC的工作原理17
22SOFC的结构类型18
23SOFC的特点和应用19
24SOFC的研究进展20
241国外研究进展20
242国内研究进展22
243SOFC的中温化22
25SOFC的构件材料研究状况23
251SOFC的阴极材料24
252SOFC的电解质材料25
253SOFC的阳极材料27
254SOFC的互连接材料28
255SOFC的密封材料29
256SOFC电池制备技术29
第3章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阴极材料32
31阴极材料La1-xSrxFe1-yMnyO3-δ
(LSFM)32
311柠檬酸盐法制备LSFM的过程34
312柠檬酸盐法制备LSFM的性能38
32阴极材料La1-xSrxFe1-yCoyO3-δ
(LSFC)42
321EDTA螯合溶胶凝胶法制备的
关键43
322EDTA螯合溶胶凝胶法制备LSFC
工艺优化46
323LSCF材料结构和性能研究50
33阴极材料La08Sr02Co0085CuxFe0915-xO3-δ
(LSCCuF)53
331XRD分析54
332SEM及EDS分析55
333电导率测量结果与分析56
334LSCCuF与电解质的化学相容性
研究57
34阴极材料La08Sr02Co005FexMn095-xO3-δ
(LSCFM)57
341差热热重分析57
342粉体预烧和膜体的制备58
343XRD检测59
344扫描电镜59
345能谱分析59
346电导率σ和电导活化能Ea59
347碘滴定61
35阴极材料La1-x-ySrxCayFe1-zCozO3-δ
(LSCaFC)61
351XRD分析和EDS分析61
352SEM和BET结果62
353激光粒度分析62
354碘滴定法测量样品的氧非化学
计量值63
355材料电导率63
356LSCaFC与LSGM电解质的化学
相容性64
36阴极材料La1-x-ySrxCayMn1-zCozO3-δ
(LSCMC)65
361La1-x-ySrxCayMn1-zCozO3-δ
(LSCMC)DSC/TG分析65
362变温X射线衍射分析65
363电子探针显微(EPMA)分析69
364粒度分析69
365材料制备焙烧曲线70
366材料的电导性能70
367电导活化能71
368特征温度、体积密度及
微观形貌72
369材料的热性能72
3610材料的化学性能73
3611催化性能74
3612阴极材料的氧表面交换75
第4章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阳极材料76
41阳极材料La1-xSrxCr1-yMnyO3-δ
(LSCM)76
411改进固相法制备LSCM阳极
材料76
412GNP法制备LSCM阳极材料83
42阳极材料La1-xSrxCr1-y-zMnyCozO3-δ
(LSCMCo)87
421LSCMCo的物相分析87
422LSCMCo的形貌分析88
423LSCMCo的电导性能88
424LSCMCo的催化性能90
43阳极材料Ce08Ca02O18(CDC82)90
431CDC82前驱体物料的热分析91
432CDC82的物相分析91
433CDC82的生成机理探讨91
434CDC82的形貌分析92
435CDC82的电导性能93
436CDC82与LSGM和LSCM的化
学相容性94
437CDC82的催化性能94
44阳极材料Ce08Gd02O2-δ(GDC82)95
441GDC82前驱体物料的热分析95
442GDC82的物相分析95
443GDC82的生成机理探讨95
444GDC82的形貌分析96
445GDC82的电导性能96
446GDC82与LSGM和LSCM的化
学相容性97
447GDC82的催化性能98
45阳极材料Ce08Ca02O2La07Sr03Cr05
Mn05O3-δ(CDCLSCM)99
451CDCLSCM热重分析检测结果99
452CDCLSCM XRD物相分析检测
结果99
453CDCLSCM扫描电镜显微结构
分析102
454CDCLSCM能谱分析结果102
455CDCLSCM与电解质YSZ相容性
测试103
456CDCLSCM在氢气中的催化性
反应103
457CDCLSCM在空气和氢气气氛下
的电导率104
46新型阳极材料3Ce08Ca02O027La07Sr03Cr05
Mn05-yCoyO3-δ(CDCLSCMCo)105
461CDCLSCMCo的特征105
462CDCLSCMCo01材料的热分析105
463CDCLSCMCo01材料的物
相分析106
464CDCLSCMCo01材料的能
谱分析107
465CDCLSCMCo01材料的形
貌分析108
466CDCLSCMCo材料的电
导性能108
467CDCLSCMCo015材料分别与电解质
YSZ和LSGM的化学相容性110
468CDCLSCMCo015材料与电
解质LSGM的热相容性111
469CDCLSCMCo015材料在氢气下
的催化性能111
第5章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电解质材料113
51电解质材料La1-xSrxGa1-yMgyO3-δ
(LSGM)114
511LSGM的合成物料分析115
512LSGM合成物料的热分析117
513LSGM的物相分析118
514LSGM的生成机理探讨118
515LSGM的能谱分析119
516LSGM的形貌分析120
517LSGM粉体的粒度分布120
518LSGM的导电机理及性能121
519GNP法制备LSGM电解质
材料125
5110固相GNP联合烧结法制备LSGM
电解质材料探索126
52LSGMC电解质材料合成及性能
研究127
521LSGMC前驱体物料的热重
分析127
522烧结温度127
523电极材料与电解质的化学相
容性128
524LSGMC陶瓷片的形貌分析129
525LSGMC粉体的粒度分布132
526碘量法测非化学计量值133
527LSGMC的电导性能133
第6章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单电池技术及堆循环系统新流程136
61LSGM电解质与电极材料之间的
相容性136
611LSGM电解质与备选电极材料之间
的化学相容性能136
612LSGM电解质与备选电极材料之间
的热匹配性能136
613备选电极材料的电导性能139
62单电池制作及性能考察140
621电池构件薄膜制作140
622电极薄膜的微观形貌141
623单电池性能测试与结果145
63ITSOFC堆循环系统新流程148
631阳极积碳机理研究149
632甲烷重整措施154
633生物质气等含甲烷燃料在SOFCs
中的循环系统新流程156
634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特点156
第7章阳极支撑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材料的研究160
71LSCM阳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160
711LSCM阳极材料的合成与表征160
712LSCM阳极基底的制备及造孔剂的
选择研究160
713LSCM阳极材料的形貌结构162
714LSCM多孔阳极对甲烷的催化
活性165
715LSCM多孔阳极的电导率165
72NiOLDC阳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表征166
721LDC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167
722NiOLDC阳极片制备及性能
研究169
73LSGM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表征174
731固相法合成LSGM电解质
材料174
732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LSGM电解质
薄膜175
733LSGM电解质薄膜的表征及工艺
优化177
734浆料旋涂法制备LSGM电解质
薄膜192
735LSGM电解质薄膜的表征及工
艺优化193
74单电池片制备及电池性能测试196
741单电池片制备197
742LSCM阳极支撑/浆料旋涂
LSGM/LSCF单电池片197
743LSCM阳极支撑/磁控溅射
LSGM/LSCF单电池片200
75NiOLDC阳极支撑单电池片性能
测试203
751NiOLDC阳极支撑/浆料旋涂
LSGM/LSCF单电池片204
752NiOLDC阳极支撑/磁控溅射
LSGM/LSCF单电池片207
参考文献211
序言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开发环境负荷低的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燃料电池具有高效、清洁的优点,被视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技术之一。为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节约型社会,进一步高效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生物质资源,我国倡导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开展研究,尽快实现产业化应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明确了SOFC作为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研究开发计划。SOFC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在保持含碳燃料内部重整的前提下降低其工作温度,即研究开发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一般认为操作温度为500~850℃)。与常规的SOFC相比,ITSOFC不仅可以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而且由于可以使用金属封装材料,可明显降低其制造与运行成本,同时,制备与使用温度相适应的ITSOFC新型构件材料以保证电池性能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密切关注。
目前,国内的SOFC研究大多还处于各种基础材料的实验室探索试验阶段以及对于电池、电池堆和系统的模型研究阶段。其中,对SOFC的各种构件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较为集中。研究制备性能稳定、催化性能良好、与电解质匹配好的多孔电极材料以及性能稳定、与电极匹配好的致密电解质材料,并探索单电池的制作技术和工艺流程,力图降低操作温度,为以后大功率电池组的组装积累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有着重要的意义。
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对SOFC主要构件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书主要根据课题组在ITSOFC新型构件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ITSOFC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电解质材料、阴极材料和阳极材料及其组成单电池的制备工艺和性能,以期对ITSOFC技术的研究有所推动。
全书共分为7章:第1章为燃料电池技术概述;第2章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第3章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阴极材料;第4章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阳极材料;第5章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电解质材料;第6章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单电池技术及堆循环系统新流程;第7章为阳极支撑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材料的研究。
本书由马文会、于洁、陈秀华著,各章分工如下:第1、2、3章由于洁老师著;第7章由陈秀华老师著;其余各章由马文会老师著并负责总体统稿。此书的出版,特别感谢昆明理工大学戴永年院士、王华教授、杨斌教授以及昆明冶金研究院谢刚教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本书还得到课题组的老师和学生秦博、刘荣辉、马学菊、张徐民、林航生、孙红燕、阳建君、邢洁、李蕊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著者时间和水平的限制,书中的不足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著者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