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德国公共广播电视:基础-分析-展望图书目录

2022/07/1636 作者:佚名
导读:第一章 导论 1 提出问题 2 政治学关联 3 研究的现状 4 研究方法 5 结构和步骤 第二章 公共领域的原则 1 导论 2 公共领域作为启蒙的原则 3 现代的公共领域观念 3.1 现代社会细分背景下的公共领域理论 3.2 公共领域的(第一次)结构转变 3.2.1 引言:批判理论 3.2.2 Habermas的公共领域结构转变 3.2.2.1 理论基础 3.2.2.2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变》修订

第一章 导论

1 提出问题

2 政治学关联

3 研究的现状

4 研究方法

5 结构和步骤

第二章 公共领域的原则

1 导论

2 公共领域作为启蒙的原则

3 现代的公共领域观念

3.1 现代社会细分背景下的公共领域理论

3.2 公共领域的(第一次)结构转变

3.2.1 引言:批判理论

3.2.2 Habermas的公共领域结构转变

3.2.2.1 理论基础

3.2.2.2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变》修订版

3.2.2.3 结论

3.3 卢曼:对公共领域的系统理论的理解

3.3.1 自我组织的理念

3.3.2 自生系统理论

3.3.3 社会学对卢曼自生系统理论的接受

3.3.4 系统理论角度的“公共领域部分体系”

3.4 诺尔勒一诺依曼:公共领域的社会心理意义——公共领域作为评判机构

3.4.1 导论

3.4.2 公共领域和公共言论作为社会监督

3.4.3 公共领域对于公共意见作为社会监督概念的理解

3.4.4 对诺尔勒一诺依曼的社会心理公共领域概念的批判

3.5 公共领域的第二次结构转变

3.5.1 媒体的经济化和自主化

3.5.2 公共领域结构转变的结果

3.5.3 公共领域概念的转变

4 公共领域在现代宪法国家作为标准规定

4.1 对公共领域的宪法层面的理解

4.2 公共领域作为政治意志形成和参与民主的前提条件

5 总结:公共领域在政治进程中的作用

第三章 (电子)大众媒体在建立公众社会和政治传播方面扮演的角色

1 引言

2 宪法法律的标准基础

2.1 1945年之后德国电视广播系统的历史/目标

2.2 德国广播电视的宪法法律框架

2.2.1 国家确保广播电视自由和发展

2.2.2 基本供应

2.2.3 国家自由

2.2.4 节目自由、多元化和均衡

2.2.5 资金保障

2.2.6 调整、限制、组织

2.2.7 当前的节目供应/未来的节目/数字化

……

第四章 广播体系的双元化

第五章 双元化导致的结果——讨论中的公共广播电视

第六章 公共广电的未来:生存保护还是私有化?

第七章 结论

附件

参考文献

后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