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中国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居全球第二,碳交易及其衍生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然而碳交易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晚而且由于复杂的国情导致进展缓慢,以致也没有形成成熟的交易体系。国际市场上的碳交易规则和价格主要由国外大型碳市场、金融机构、减排主体等碳需求方来制定,国内的碳排放卖家没有良好的渠道获取相对公平的碳交易信息。尽管国家发改委对CDM项目的价格已经开始控制,但国际碳交易以买方市场为主,作为CDM项目的供应方,中国处于全球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定价权和议价能力不足,国内核证减排量价格长期被压低,导致中国在为发达国家提供大量减排额度的同时也提供了巨额的经济利益。在全球性的节能减排浪潮中,中国在碳减排与碳交易中的任何行动都会对国际碳交易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世界各国也紧盯中国碳排放峰值何时到来。但是,由于中国的碳交易市场还不够成熟,没有建立相应的价格体系,也做不到交易市场的公平、公正与公开,诸多原因导致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国际碳市场价格。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碳交易的价格每吨要比印度少2~3欧元,更不及欧洲二级市场价格的一半。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日益活跃并逐渐走上正规化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试点交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碳排放交易试点运行之后,一些交易所的交易量比较小且伴随着交易量波动比较大,有的月份即使有交易量也很不稳定,一个月当中大部分时间没有交易发生,这说明中国的碳交易市场的波动性比较大,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七大试点地区由于政策和技术问题,暂时还没有实现互连,也还是一个碎片形式的市场,政府应加紧步伐构建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促进全碳配额的流动性。试点地区正式启动碳交易后,许多企业保持观望态度,主要原因可能是此政策的实施较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参与碳交易市场的企业,通过拍卖或自身减排取得排放权。企业购买新设备或提高减排技术、提高燃料利用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能方面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购买设备、改良技术等方面给企业的正常营运带来了过重的财务负担。试运行初期间部分排放权交易案例也是在当地政府或环境管理部门牵头进行的,实行的是点对点的协商定价,企业并不是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参与交易,行政干预力度较大,价格不能通过市场对排污权交易的需求情况正确反映资源的价值,缺乏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无法达到通过价格传导将环境污染问题的外部性内部化的目的。而且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政府还可能强行禁止本地企业向其他地区出让排放指标,政府主导排放权交易市场通常也会衍生出“权力寻租”现象。相比于美国、欧盟等已建立的明确的运作制度和正规的交易市场,中国排放权交易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详细的规章制度与法律的监管,离真正意义上的排放权交易市场还较远。尚未完全转型的经济体制使得政企不分,过分的行政干预难以形成统一的全国性交易市场,进而也就无法与国际市场进行有效衔接,这样不利于扭转中国在国际排放权市场上被动地位。因此,有必要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排放权交易的实施框架和运作细节,推动市场化配置环境资源的进程。随着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的建立,以及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国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正逐步走上成熟,具有市场化机制的交易市场已不在遥遥无期。排污权交易运行的初期,不仅需要政府对总量与分配方法的设定,交易市场的运作也需要政府进行相应的监管与调控,否则,排污权价格的剧烈波动势必影响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导致产品供应市场的波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监管要适当,当排污权交易市场运行的足够成熟之后,政府应适当的放权与市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整排放权价格来治理环境问题,过分的监管反而会阻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