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简介

2022/07/1681 作者:佚名
导读:(一)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更加优化。在认真做好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的基础上,将“五公开”纳入省交通运输厅办文办会工作程序,探索建立公开内容动态扩展机制,制定主动公开基本目录,稳步有序扩展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严格落实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重要改革方案和重大政策措施出台前,均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让更多公众参与到征集意见和建议中。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吸收采纳

(一)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更加优化。在认真做好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的基础上,将“五公开”纳入省交通运输厅办文办会工作程序,探索建立公开内容动态扩展机制,制定主动公开基本目录,稳步有序扩展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严格落实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重要改革方案和重大政策措施出台前,均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让更多公众参与到征集意见和建议中。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吸收采纳的及时向公众公开,不予采纳的详细说明原因。重大决策正式出台后,将决策文本与征集意见情况和政策解读情况相关联,方便公众查阅。2017年,省交通运输厅共投入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3.5万元,设置信息公开专门机构数1个、查阅点1个,从事政府信息公开人数25人;全年共召开政府信息公开专题会议1次,举办培训班1次,接受培训人员达30人;重大决策预公开方面共征集公众意见6次,公众反馈意见6次,征求到意见157条,其中不予采纳的意见数6条 。 (二)信息公开领域更加突出重点。在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方面,在厅网站设置“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专栏,定期公开项目审批、建设信息等工作。重点加大项目招投标、重大设计变更、施工管理、合同履约、质量安全检查、资金管理、验收等信息的公开力度。在年度预决算信息公开方面,除涉密内容外,利用厅网站对年度收入、支出情况进行公示,将公众关注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作为重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交通领域惠民信息公开方面,厅机关各处室和厅属单位每月5日前将上月形成的惠民政策项目资金信息及时通过贵州省惠民政策项目资金信息公开平台进行公开。在减税降费和收费信息公开方面,及时公开清理规范交通运输行业涉企收费、降低物流成本等要素成本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网站、微信等渠道集中发布和主动推送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各项政策措施及执行落实情况。2017年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8516条,通过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600条,通过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1108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信息42条,政协提案信息31条。

(三)回应解读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厅机关及厅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第一解读人和责任人”工作职责,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发表署名文章等方式,带头解读政策,主动回应重大舆论关切。坚持“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实施难度大、专业性强的政策文件开展解读,做到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严格执行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最迟 5 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 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其他政务舆情48小时内予以权威回应的时限要求,落实通报批评和约谈制度,确保回应不超时、内容不敷衍。2017年共回应公众关注热点18次,举办新闻发布会4次,其中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发布会1次,通过政府网站在线访谈11次,其中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在线访谈1次,全年共发布政策解读稿件数125篇。 (四)依申请公开更加规范有序。对申请信息公开的,一律由申请人填写《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通过互联网、信函、电报、传真或当前申请,同时在15个工作日内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书面答复。2017年共收到依申请公开申请数9件,其中网络申请数4件、信函申请数5件,均已按时办结;申请答复的9件中同意公开答复3件、因涉及商业秘密和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不同意公开答复2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2件,申请信息不明确、不存在或转其他途径办理数2件,全年未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任何公开费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方面,全年依申请公开行政复议0件;行政诉讼共5件,其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和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3件、其他情形2件。

 二、改革创新情况

  (一)强化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厅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及时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规范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健全完善网站检索功能,让公众能够一键查询定位所需信息。在此基础上,探索开辟信息公开新媒体,健全内容发布审核机制,强化互动和服务功能,切实解决更新慢、知晓率低等问题。通过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与协调联动,利用新闻媒体资源开展宣传解读,扩大政务公开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

 (二)强化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为突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效,省交通运输厅在网站开辟公众参与专栏,下设政务信箱、建议提案、征集调查、在线访谈、热点回应和常见问题解答等6个子栏目,增强与公众的互动效果,推动全省交通工作决策部署更加科学实用。如通过征集调查子栏目对《贵州省道路运输服务品质提升工程行动计划(2017-2019年)》(公开征集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使方案更加完善。

  (三)强化出行服务信息公开。以服务公众出行为目标,在厅官网及时发布公共交通出行、自驾出行、公路基础设施、交通物流服务、危险品运输服务、数据资源目录、数据资源公开情况等信息,使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出行服务信息,提升交通综合服务工作水平。如通过自驾出行栏目能够让公众及时获取道路通行状况、交通气象状况、公路收费情况等,合理安排出行路线。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2017年,省交通运输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离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公开及时性不够。对部分时效性较强的信息,未及时进行公开,存在信息更新慢的问题。二是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厅属系统各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视程度不均衡,个别单位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三是规范性文件公开数量不多。相比其他类别的公开信息,规范性文件公开数量总体偏低,在数量上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下步工作,省交通运输厅将找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坚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补齐工作短板,增强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发展的各类信息需求,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树立新时代贵州交通新形象。

附件: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8516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3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3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0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8516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600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1108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0

(三)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1.人大代表建议

42

2.政协提案

31

(四)政府信息动态管理情况

1.依申请公开信息转主动公开信息数

0

2.解密公开信息数

0

(五)重大决策预公开情况

1.重大决策征集公众意见次数

6

2.公众反馈意见次数

6

3.征集到意见数

157

4.不予采纳意见数

6

二、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18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4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1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11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1

3.主要负责同志解读政策数

0

4.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125

5.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0

6.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0

(三)会议开放情况

1.面向公众开放会议次数

4

2.参会公众代表人数

4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收到申请数

9

1.当面申请数

0

2.传真申请数

0

3.网络申请数

4

4.信函申请数

5

(二)申请办结数

9

1.按时办结数

9

2.延期办结数

0

(三)申请答复数

9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0

2.同意公开答复数

3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2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0

涉及商业秘密

1

涉及个人隐私

0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0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1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0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2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2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0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0

四、行政复议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五、行政诉讼数量

5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3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2

六、举报投诉数量

0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1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1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25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1

2.兼职人数

24

(四)政务公开监督员情况(各市州、贵安新区填报)

1.本地区政务公开监督员人数

2.开展政务公开监督次数

3.提出意见数

4.采纳意见数

(五)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3.5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1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1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3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