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2010年宁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展望

2022/07/1681 作者:佚名
导读:二、扎实做好2010年各项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三年强基础”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还是“十二五”的谋划之年。做好今年(2010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意义深远。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宏观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们仍处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巩固期、转型发展的调整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惠民生的有机统一,仍将是政府工作的核心任务。我们更应当看到,新的一

二、扎实做好2010年各项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三年强基础”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还是“十二五”的谋划之年。做好今年(2010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意义深远。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宏观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们仍处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巩固期、转型发展的调整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惠民生的有机统一,仍将是政府工作的核心任务。我们更应当看到,新的一年,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希望。今年(2010年),中央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调结构、促发展的有力措施,将为我市加快发展带来诸多利好。特别是经过多年持续较快发展的能量积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区位交通、自然资源以及政策环境等组合优势,为我们建设“安徽县域科学发展试验田”奠定了坚实基础,将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宣城市委、市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迎难而上,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就一定能够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2010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宣城市委二届七次全体会议及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决定》和《纲要》的总体部署,以“又好又快、转变转型、大干大上”为基调,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以“大投入、大转型、大环境”为重点,深入开展“项目建设落地年”活动,加快“五区”建设步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为“三年强基础”提供更加坚实的保证。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宣城市下达的目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项目和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融入全球化的大开放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区第一,分类指导推进园区建设。制定《关于调整布局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以大园区推进大发展,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围绕“打造最佳投资地,建设一流高新区”,积极筹措资金4亿元,继续优化提升南山园区,强力推进河沥溪园区,突出抓好园区道路、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确保所有入园项目及时供地,快速发展。按照统一规划、产业引导的原则,整合梅林、汪溪集中区等资源,作为省级开发区的拓展区,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开发的新局面。立足打造“城市副中心新城区、工业主战场新园区”,建立“镇区合一”的港口生态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实施汪港公路、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一期工程大会战,逐步拉开园区框架。严格项目准入制度,打造东三角特色产业基地。全年南山河沥园区开工项目40个以上,投产项目30个以上;港口园区开工项目10个以上,投产项目10个以上。

第二,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成效。

围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集聚,组建6大产业招商团和产业发展办公室,既抓产业项目的引进,又抓产业发展的扶持,形成“招来一个、落户一群、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立足招大商、招好商,把引资重点放在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大、好、高”项目上,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投资新动向,开展点对点的针对性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具有牵动性的大项目。精心策划举办具有宁国特色的节庆活动,灵活采取小分队招商、以商引商、园区招商、境外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成效。进一步夯实招商基础,优化招商机制,强化招商培训,提高招商能力。全年引进内资1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5300万美元以上。其中单体投资达10亿元的项目1个以上,达5亿元的项目3个以上。

第三,全力突破一批重大项目。

扎实开展“项目建设落地年活动”,围绕项目谋划争取、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重点环节,争分夺秒推进项目建设。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全力推进宣城至宁国、宁国至绩溪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宁国至千秋关高速公路开工,启动扬绩高速宁国至广德段的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申嘉湖高速宁国至安吉段列入省“十二五”规划,全力构建无缝对接长三角的快速通道,增强产业和资本的可进入性。积极配合皖赣铁路新双线建设,争取实施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城区段西迁取直工程,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力推进司尔特迁扩建、双津医用包装膜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发展后劲。组织实施100余个重点建设项目,加快14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实完善项目库,谋划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在10亿元、3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交通、大城建、大产业”项目,确保项目库动态规模在500亿元以上。创新大项目投入机制,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新增“861”项目20个以上,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投资计划。全面落实项目推进责任制,完善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实行项目进度绩效考核,形成“一切围绕项目、一切为了项目、一切服务项目”的良好局面。

第四,努力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综合运用出口退税、财政贴息等措施,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增长。鼓励出口企业创立自主品牌,积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外贸壁垒较少的新产品。发挥外事侨务、外宣和对台工作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商检等单位来宁设立办事机构,不断完善外贸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力争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5亿美元。

(二)以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大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县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一,提升壮大三大主导产业。

充分利用市场约束的倒逼机制和经济调整的洗牌效应,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汽车零部件基地建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加快中鼎工业园扩建步伐,支持亚新科公司将芜湖生产基地迁回宁国,发展上下游及关联配套企业,力争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规范提升耐磨铸件产业,重点启动凤形工业园搬迁,加快新马耐磨合作项目建设,建成省级耐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引导中小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升级转型,积极争创耐磨材料优质示范基地,力争耐磨铸件产业产值突破45亿元。加快电子元器件基地建设,制定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发挥飞达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加速产业集聚,力争电子元器件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

第二,加快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把握国家实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战略导向,大力发展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产业发展导向机制,从财税政策、项目准入、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支持华普建材与中国建材集团合资合作,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电子信息产业,力争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10%以上。

第三,培大育强一批骨干企业。

在现有规模企业中,排出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加大财税、金融、用地等支持力度,促进跨越发展。鼓励江南化工、聚隆等企业依托品牌、技术、管理优势,迅速扩张,做大做强。支持市内企业与央企和省属大型企业开展战略性合作,争取1-2家企业挂牌上市,重点培育10家后备企业。加快推进交通安全设施、LED照明灯具等一批招商项目。全年新增规模企业40家以上、亿元企业5家以上。力争通过1-2年的努力,年产值超50亿元企业达到1家、超30亿元企业达到1家、超10亿元企业达到3家以上。

第四,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畜禽养殖、山核桃、竹业三大骨干产业,发展花卉苗木、茶叶、水产养殖、中药材、高山蔬菜五大优势产业,培育红豆杉、油茶等新兴产业。着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和品牌化,鼓励五星、太阳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詹氏、山里仁、乡味源、华瑞等一批加工型、营销型龙头企业,支持绿健油茶深加工二期项目建设,新增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加快省级恩龙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制定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2个,新增绿色、有机食品10个以上。

第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制定《宁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落实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重点抓好现代物流业发展,超前谋划建设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加速融入长三角物流圈。制定发展总部经济的意见,规划建设总部经济园。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加快推进五星级酒店、商之都商业广场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中心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农特产品交易市场,支持亚夏卡车交易、家居建材等市场发展。加快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建无线宽带城市。编制《宁国市两化融合专项规划》,积极争创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积极发展保险、家政等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落实好“家电下乡”等消费政策,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扩展教育文化培训、全民体育健身等新兴消费领域,推行服务标准化管理,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以文明创建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大力实施森林景观化的大生态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一,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开发。

立足“大市场、大旅游、大发展”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完成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和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理顺青龙湾度假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规划为指导,突出自然山水、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特色,切实抓好板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争度假区整体开发取得新突破。强化旅游项目包装和招商推介,充分发掘千秋关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高起点策划一批精品项目,加快推进恩龙整体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组建旅游合作战略联盟,深化“宁绩旌‘绿三角’经济协作区”合作,打造“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的精品区。主动对接上海世博会,举办多种形式的旅游宣传推介和整体营销,扩大宁国旅游影响力。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1.2亿元。

第二,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

以规划为指导,组团式推进凤形新区、城北新区整体开发,构建现代化中小城市格局。加快完善荷香路等在建工程。组织实施仙霞路、宁墩路、万家路、仙霞桥等“八路一桥”工程。建成河西滨河公园,提升宁阳公园。进一步完善城区供水管网,延伸污水管网,建设天然气管网。在保护中推进河沥溪旧城改造,启动实施河沥溪防洪工程。新建农民公寓房400套,全面建成竹林园二期、三泉二期、四通廉租房项目。改造12条背街小巷,解决好凤形第二安置区、潘村安置区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继续推进城市亮化及人行道改造工程,完善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建设西津河凤凰大桥至时代广场段沿河绿化景观。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0公顷。

第三,提升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水平。

大力开展“效能城管、和谐城管”创建活动,提高综合执法和文明执法水平。强化占道经营、噪声污染等专项整治,巩固烟花爆竹限放成果。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建设2个城市公厕和1个垃圾中转站。完善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消除城市保洁“盲区”。落实社区建设“费随事转”要求,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居民满意度。完善中心城区交通专项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划定一批公共停车带,营造有序的交通环境。组织实施大拆违行动,建立联动执法监察机制,坚决查处各类违法建设。突出抓好文明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爱我宁国、树我形象、建我家乡”等主题活动,着力培育“五型”市民,巩固全省首届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积极争创“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第四,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编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突出重点区域整治、产业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由一般性环保工作向生态文明整体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贴标准,逐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农业旅游区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绿地”工程,继续推进重要公路沿线的绿色长廊和三条大河沿岸的绿色屏障建设,巩固河道采砂整治成果,彰显“自然山水在城中,城在自然山水中”的生态城市形态,确保成功争创“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

第五,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今年(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最后一年,我们将以工业节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为重点,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坚决完成好这一攻坚任务。政府机关要带头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争创低碳城市。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加快实现绿色增长。强化建设项目新增排放容量管理,严格落实新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决杜绝重污染项目。

(四)以科技创新和集聚要素为重点,大力实施学习知识化的大促进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省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

第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力争取得一批科技成果、产业成果和改革成果。鼓励同行业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37个千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力推进科技孵化中心建设,重点抓好14个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鼓励发明创造,力争全年专利申请量450件以上,其中发明类专利60件以上,实施专利成果转化项目10个以上。争创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3-5个。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力争新增1-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品25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40%以上。

第二,积极推动财税、金融改革与创新。

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完成收入任务。健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政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提高国投公司的融资能力。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举借、使用、偿还和提供担保的行为,确保公共财政安全。抢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发挥商业银行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与国家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合作,确保全年新增贷款12亿元以上。强化金融和上市工作办公室服务职能,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力促农村合作银行和徽商银行宁国市支行尽快开业,加快组建村镇银行,积极引进市外金融机构来宁设立分支机构。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撬动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创办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

第三,深化土地管理改革与创新。

当前,国家从严控制建设用地、加强用地核查的力度不断加大,可以预见,今年(2010年)我市土地供需的矛盾将十分突出。我们将把握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以土地管理改革创新和规范使用为突破口,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大土地整治、开发、复垦力度,科学编制土地出让和储备计划,最大限度盘活存量土地,鼓励建设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严肃查处违法用地行为,着力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确保宁国发展的用地需求。

第四,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机制,营造拴心留人的发展环境。搭建人才资源需求平台,鼓励企业引进培养一批年轻型、专业型、技能型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技工。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一批业务素质高、奉献精神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整合劳动、教育、农委等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第五,大力推进全民创业。

激发一切能够激发的创业热情,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创业主体,放开一切能够放开的创业领域,在全社会形成“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大力推进宁国“二次创业”。继续开展“宁国发展功勋”评选,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的现代企业家队伍,构建企业家社会。着力构筑创业载体,加快港口、河沥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支持金辉创业园发展,启动建设商会会馆。全年新增私营企业350家以上、个体工商户2500户以上。

(五)以完善设施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大和谐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第一,按照建设四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统筹城乡规划。

建立城乡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互协调的“三规合一”新机制。理顺市、乡、村三级规划管理体制,加大规划宣传、执行力度,切实提高规划的法定性。引入现代规划设计理念,认真做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完善规划体系。修编港口、中溪、梅林、胡乐、青龙5个乡镇总体规划。

第二,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今年(2010年)市政府将筹措资金1300多万元,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开展“美丽乡村”创评和建设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和新型户籍管理改革,重点抓好中心集镇建设和示范村整村推进,打造3个星级新农村示范村。改造叶杨路,新建村组水泥路90公里。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建成220千伏三津变电所,扩建110千伏汪溪、梅林变电所,进一步提高城乡用电的保障能力。强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港口、胡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18项重点水利工程,除险加固5座小型水库,解决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设户用沼气池2000口,完成改厕4500座。

第三,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增长计划,制定出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办法。积极发展富民经济,新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0家以上、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以上。积极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搞好用工对接,推进“订单式”培训,努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大力发展现代林业,深化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实施林业保险制度,健全林地评估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强农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第四,加强民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精心组织实施省定33项民生工程和我市确定的12项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大投入、巩固成果、健全机制,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泛开展就业培训,统筹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200个。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启动建设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扎实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救助水平。继续安排移民扶持资金100万元,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力度。重视发展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和福利慈善事业,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待遇。

第五,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逐步消除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支持宁国中学办好70周年校庆活动,完成高中教育布局优化调整,高起点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重视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保障每一个困难家庭学生平等就学、完成学业。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市医院综合楼和传染病区建设,突出抓好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申报争取省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运行机制。继续落实计划生育奖扶政策,推进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所规范化建设,完善“村(居)为主”工作机制,巩固低生育水平。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有序开展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建成河沥溪园区及城郊结合部有线电视网络。推进与凤阳县结对合作。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支持档案方志等各项事业发展。

第六,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深入推进平安宁国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严肃整治砂霸、石霸、地霸等不法行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规范信访行为,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消化信访积案。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完善气象预警、地质灾害、防震减灾工作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落实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强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推进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让广大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其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依法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认真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民防工作,提升“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