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昆山以切实维护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根本点和出发点,认真履行推进、指导、协调、监督职能,不断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在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服务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进一步织密工作网络,着力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运行机制。
一是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今年(2012年)以来,我市以深入贯彻《条例》为主线,不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和标准化管理,调整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网络,及时充实全市基层政府信息公开QQ群,方便工作交流和上传下达,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网络,为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责任落实进一步到位。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职责和要求,全面落实各级各部门工作分级负责制,积极督促各区镇、各部门切实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主体责任与公开义务,形成了重点工作分解到人、中心任务落实到位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是督查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大。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检查制度,制定出台《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印发昆山市2012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工作责任链条,确保了责任落实、工作落地。
2. 进一步拓展公开渠道,不断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内容。
一是突出公开重点。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理念,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府信息公开,把教育、医疗、住房、电信、旅游、食品、药品、农资、环保等群众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办事公开范围。加大对重大政策措施的公开力度,以公开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强了财政预算、保障性住房信息、食品安全信息、环境保护信息、招投标信息、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房屋征收、土地征用信息、价格和收费信息、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等九大重点项目的公开公示力度,让群众广泛知晓事关切身利益的利民惠民举措,进一步提高主动公开信息质量。
二是拓展公开渠道。在将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同时,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网络、单位公示栏、广播、电视、报纸、信息公开墙、纸质宣传资料等方式,积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确保全市政府信息公开不留死角。扎实推进“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通了“苏州阳光便民·昆山网络平台”,实现与苏州“寒山闻钟”的对接联动,受理公众对我市法规政策的咨询、热点难点问题的建议、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投诉,建立了双向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规范了统一办理流程,全年共受理市民来信来电9.6万件,办结率超过98%。
三是扩大公开范围。对照省《基本目录》65项政府信息公开事项进行梳理,扣除其中4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不涉及我市外,将其余61项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划分为23个栏目,并结合2012年度省政府门户网站测评指标体系和苏州政府门户网站测评指标体系中关于政务公开事项的要求,细化34大类、134小类信息公开事项,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6265条,政府公共服务上网率达92%,更好地为社会公众知晓政府信息提供方便。
四是完善目录编制。根据省、市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调整工作的要求,通过对原有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和功能拓展,按照新的范式、标准编制政府信息公开详细目录,47个政府组成部门(直属单位)、133个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完成信息目录编制改版工作。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绩喜人,在苏州9个县市区年终测评中排名第一。
3. 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积极稳妥推进依申请公开。
一是规范办理流程。在全面推进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精神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机制,明确机构人员、规范工作流程,切实做好受理、审核、处理、答复等各环节工作,全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7件,其中当面形式2件,信函及传真形式申请1件,网上提交形式申请4件,现已全部处理完毕。
二是拓宽办理渠道。除市政府网站设立“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专栏外,各区镇、各部门都相应成立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机构,对外公布机构地址和电话,为广大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申请政府公开信息提供了良好条件。
4. 进一步推进阳光政务,深入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一是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抓住我市创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市的契机,全面清理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梳理并录库行政职权5353项,建立完善统一规范的权力清单,确保部门实际运行权力与行政权力库同步对接。二是电子监察平台更加完善。根据《江苏省行政权力电子监察平台建设标准与规范》的要求,对市综合行政电子监察平台的功能设计进行了完善,行政权力类、行政效能类、要素市场类15个监察子系统共设置电子监察点200个,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实行全过程监控。三是行政执法监察更加有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饮用水源地保护、食品安全、价格监督和招聘招考等工作的执法检查,维护群众权益,提高群众满意度。建立与安监等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通报会审制,对两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及时进行跟踪调查,并依纪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开展机关厉行节约专项治理,规范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拓宽审计覆盖面,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四是行政审批更加优化。全市实施第十次大规模审批提速,在去年(2011年)整体提速14.4%的基础上再提速19.62%,网上审批率提高到50.4%。出台《昆山市推进区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市住建、国土等9个行政服务分中心正式挂牌,覆盖市、镇、村三级的电子政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让村民不出村就可享受到全面、便捷、优质服务。五是重大决策机制更加健全。大力推进村级重要事项决策听证,举办村级(社区)听证会482场次,听证工程项目涉及金额4.21亿元,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启动村级“勤廉绩效”评估考核电子监察子系统和农村“三资管理”电子监察子系统建设,加强对村务决策、管理、公开等方面的监督考核,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