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非均相本体聚合——聚氯乙稀本体聚合生产
氯乙烯本体聚合一般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 预聚合;
第二阶段:后聚合。
操作方式:间歇操作。
氯乙烯本体聚合的主要设备
聚合釜配置:1台预聚合 5台后聚合。
预聚釜——立式不锈钢聚合釜,内装涡轮式平桨搅拌器,搅拌转速控制在50~250rpm之间。
搅拌器的形式和大小,搅拌转速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预聚合种子颗粒的形态和大小。
后聚釜——卧式釜(50m3 ),内装有慢速搅拌的三条螺带组合的搅拌器。螺带与釜壁间隙极小。卧式釜转速为6~7rpm。
常采用的聚合流程方块图见图
⑵ 本体浇铸聚合——有机玻璃生产
第一步预聚:搅拌将各组份混合均匀,升温至85℃,停止加热。调节冷却水,保持釜温在93℃以下,反应到粘度达到2000厘泊左右,具体根据操作要求而定。过滤,预聚浆储藏于中间槽。
第二步浇模:先用碱液、酸液、蒸馏水洗清并烘干硅玻璃平板二大块,按所需成品厚度,在二块玻璃中间垫上一圈包有玻璃纸的橡胶垫条,用夹具夹好,即成一个方形模框,把一边向上斜放,留下浇铸口,把预聚浆灌腔,排出气泡,封口。
第三步聚合:把封合的模框吊入热水箱(或烘房),根据板厚分别控制温度在25~52℃,经过10~160小时,到取样检查料源硬化为止,用直接蒸汽加热水箱内水至沸腾,保持二小时,通水慢慢冷却40℃,吊出模具,取出中间有机玻璃板材,去边,裁切后包装。
⑶气相本体聚合——高压聚乙烯生产
所谓高压聚乙烯是将乙烯压缩到150~250Mpa的高压条件下,用氧或过氧化物为引发剂,于200℃左右的温度下经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制得。
高压聚乙烯生产工艺的两种方法:
釜式法:大都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反应压力较管式法低,物料停留时间长。
管式法:引发剂是氧或过氧化物,反应器内的压力分布和温度分布,反应时间短,所得聚合物支链少,分子量分布宽,适宜制造薄膜制品及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