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教育资源布局改变 引导更多人住到副城和组团去
对于杭州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延续“一主三副六组团”的空间结构,但范围有所变化。
如下沙副城,原来的九堡和乔司被划出去了,不再属于下沙副城。汤海孺介绍,现行总规,这样的划分效果不是非常理想,所以还是将九堡划入主城,乔司划到临平副城之中。
在余杭一带,将原来的塘栖组团也并入临平副城,同时新设了瓶窑组团。
专家介绍,预测到2020年,杭州市域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左右,规划引导医疗、文化、教育资源向副城和组团布局,以此引导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副城、组团转移。如老余杭一带,就要规划新建浙大国际医学中心暨浙医一院余杭院区。
为了让居民的生活更为方便,规划了多个层次的城市中心,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些城市中心包括两个城市主中心:延安路及近湖地区和钱江新城及钱江世纪城,前者功能定位为商业、旅游、行政、金融,后者定位为行政、商务、商业、金融、文体,另外还有6个城市副中心:江南副中心、临平副中心、下沙副中心,包括此次规划修改中新增的大江东副中心、未来科技城副中心和城北副中心,以及8个主城次中心和9个地区次中心(详细见图)。
严格控制杭州生态保育空间 55%面积为禁建区
在总规修改中,其中一个原则就是严格空间开发管制和规模调控。
汤海孺说,杭州的城市建设面积已经占到30%,比香港还高6个百分点。城市发展的空间有限,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所以未来发展不能需要多少地,就给多少地。
规划将严格控制杭州生态保育空间,划定了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其中55%的面积为禁建区,主要是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生态公益林等。
对于未来新增的建设用地,要向绿地、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倾斜,就位置而言,主要安排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00米范围。
根据规划,到2020年,杭州市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00米范围内的居住用地和商业办公用地的目标分别是18%和31%。也就是说,未来地铁站周边的发展会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