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点包括始伐期、采伐强度、重复期的确定和采伐木选择等,因抚育采伐种类不同而有异。任何森林或林种均可施行抚育采伐,方法不同,原则一致。在天然林中,密度、树种和起源不同的立木混生在一起,互相竞争,通过抚育采伐,可淘汰非目的树种与劣质的林木,保持林分适宜的密度,为目的树种的快速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在人工林中,树种、密度虽已确定,但随着林分的生长,林木对营养空间的要求不断增大;通过抚育采伐,可及时调整林分密度,保证林木有一定的营养空间。
在同龄林内,各种抚育采伐皆可应用,并可在全林地均匀一致地施行。异龄林多应用更新,因更新期常等于轮伐期,似无时间空隙实施抚育采伐;实则在均匀择伐的“林窗”中,由于天然下种时期接近,也会形成年龄相近的树群或树丛,对之可视为同龄林施行抚育采伐。在防风林内,通过森林抚育采伐,可调节林分的水平和垂直结构,以增强其防护效能。在内,抚育采伐可改善林分的光照,为母树结实创造良好条件。
效益 抚育采伐的效益是多方面的,其生态效益尚少系统研究,其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缩短林木的成材期,提前主伐年龄,提高林木的质量和经济出材率;同时在林木培育期间,可定期地取得间伐材。一般在集约经营的林分中,抚育采伐所得的木材数量可占主伐材积的50~100%,但多数为小径材,可作薪炭材或其他用材。鉴于抚育采伐的经济效益显著,林业发达国家均注意森林抚育采伐的技术理论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在幼林、成林抚育采伐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工作,现正向集约化、合理化和数量化方向发展,为林业的科学经营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