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法院审理建设工程案件观点集成(第二版)图书目录

2022/07/1638 作者:佚名
导读:第一章施工合同的主体 综述: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常见诉讼主体争议及司法处理原则 1.1法院如何认定因联合承包发生的质量纠纷责任主体 1.2法院如何确认未签订施工合同的联合开发商承担支付工程款的连带责任 1.3法院如何认定构成隐名发包人的建设单位应承担的责任 1.4法院如何认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项下债权转让的问题 1.5法院如何认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债务加入 第二章施工合同的效力 综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第一章施工合同的主体

综述: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常见诉讼主体争议及司法处理原则

1.1法院如何认定因联合承包发生的质量纠纷责任主体

1.2法院如何确认未签订施工合同的联合开发商承担支付工程款的连带责任

1.3法院如何认定构成隐名发包人的建设单位应承担的责任

1.4法院如何认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项下债权转让的问题

1.5法院如何认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债务加入

第二章施工合同的效力

综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常见法律问题分析

2.1法院如何认定当事人在中标前所签“补充协议”及中标备案合同的效力

2.2法院如何认定未取得劳务资质的承包人所签订的施工合同的效力

2.3法院如何认定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后果

2.4法院如何认定在未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签订的施工合同的效力

2.5法院如何认定与中标备案施工合同有实质性变更的补充协议的效力

第三章施工合同工程价款

综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款结算纠纷常见法律问题及司法处理原则

3.1法院如何判定有效合同中价款约定不明确问题的工程款结算纠纷

3.2法院如何认定工程验收不合格的有效合同的工程款结算纠纷

3.3无效合同的工程款结算纠纷

3.3.1法院如何认定合同无效但工程验收合格的工程款结算纠纷

3.3.2法院如何认定合同无效且工程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款结算纠纷

3.4法院如何认定施工合同解除/终止后的工程款结算纠纷

3.5法院如何认定因工程变更(例如:设计变更、施工方案变更、新增附加工作、删除工作等)而引起的工程款结算纠纷

3.6法院如何认定工程量计量纠纷

3.7 工程款利息纠纷

3.7.1法院如何认定工程款利息的计算标准

3.7.2法院如何认定在合同对工程款的付款时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情况下工程款利息的起算时间

3.8法院如何认定因发包人逾期不结算产生的纠纷

3.9双方签订多份施工合同产生的纠纷

3.9.1法院如何认定建设工程施工“黑白合同”的效力引起的工程款结算纠纷

3.9.2法院如何认定多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而引起的工程款结算纠纷

3.10发包人违约解除固定价格合同,承包人如何结算已完工程价款

第四章施工合同工程质量

综述:施工合同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司法处理原则

4.1法院如何确认工程质量存在争议及认定工程质量争议的途径

4.2法院如何处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反诉(或抗辩)程序中的发包人质量索赔问题

4.3法院如何处理工程未经验收合格,发包人擅自使用产生的质量纠纷

4.4法院如何认定承包人拒绝修复质量缺陷的行为及法律后果

4.5法院如何认定工程质量异议的效力及后果

4.6法院如何认定工程质量保修责任

第五章施工合同工程工期

综述:施工合同工期纠纷案件的司法处理原则

5.1法院如何对工期延误违约责任进行认定并如何适用法律调处纠纷

5.2法院如何认定承包人可以顺延工期

5.3发包人要求承包人承担单方停工责任的法院如何处理

5.4法院如何处理因发包人原因导致承包人停工窝工的损失承担问题

第六章建设工程专业分包

综述: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件常见争议及司法处理原则

6.1法院如何认定符合地方政策但不符合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分包合同的效力

6.2法院如何区分和认定劳务分包与工程分包

6.3法院如何认定指定分包合同纠纷中发包人的责任

6.4法院如何认定劳务分包合同中约定的“罚款”条款的性质和效力

6.5法院如何认定劳务发包人借用劳务承包人工人作业发生工伤后的赔偿责任主体

第七章施工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综述: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常见法律问题分析

7.1法院如何认定承包人转包导致发包人解除合同的标准

7.2法院如何认定发包人依据约定解除合同

7.3法院如何认定承包人解除合同后关于工程款利息、保修金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7.4当事人一方解除的施工合同依法应当认定为无效的,法院如何处理

7.5法院能否以双方当事人在前案诉讼中均表示同意解除施工合同为由认定施工合同已解除

7.6当事人一方作为证据提交的变更双方原先约定的补充协议不具有真实性,法院如何处理

第八章实际施工人的权利保护

综述:司法实务中对实际施工人权益的保护与限制——基于22个

相关案例的考察

8.1法院如何认定实际施工人

8.2法院如何调处中标合同无效情形下的工程款结算纠纷

8.3法院如何处理无效合同中所约定的管理费

8.4法院如何认定发包人的付款对象和付款效力

8.5法院如何处理实际施工人主张的优先受偿权

8.6法院如何认定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约定放弃

8.7实际施工人因履行无效施工合同所遭受的损失如何赔偿

第九章建设工程(造价、质量、工期)鉴定

综述: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常见司法鉴定程序及司法处理原则

9.1法院如何认定工程造价鉴定计价标准

9.2法院如何处理固定价合同下的工程造价鉴定

9.3对于施工合同无效时造价鉴定中的间接费和利润是否应当计取

9.4法院采取何种方法对未完工程的造价进行鉴定

9.5法院如何认定国家审计与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关系

9.6法院如何认定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鉴定依据

9.7法院如何认定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缺陷责任

9.8法院如何采纳专业鉴定机构出具的修复加固方案

9.9法院如何通过鉴定认定保修期内工程质量缺陷及责任承担

9.10法院对工期鉴定如何认定

9.11法院如何处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工期延误损失的鉴定

第十章施工合同其他类型纠纷

综述:施工合同其他类型纠纷

10.1法院如何认定垫资约定效力、垫资利率

10.2内部承包模式及合同效力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10.3法院如何认定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行使期间及行使范围

10.4法院如何认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管辖地

10.5法院如何认定工程款及违约金等款项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起算与中断

第十一章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其他纠纷

综述:建设工程其他法律问题的司法处理

11.1法院如何认定虚假招标导致中标结果无效的情形

11.2法院如何认定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一方拒绝按招标文件签订合同的责任

11.3法院如何认定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成立及已履行

11.4法院如何认定勘察设计单位在承担勘察设计质量责任时的赔偿范围

11.5法院如何认定涉讼行政机关行为具有可诉性及是否判决撤销违法行政行为

初版后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