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浙江省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规划背景

2022/07/16147 作者:佚名
导读:浙江省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取得的成绩 “十三五”期间,基础测绘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建成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和现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丰富了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持续深化了地理信息应用,全省基础测绘发展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1. 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能力有新提升。一是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实施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修订出台《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出台《浙江省地理国情监测

浙江省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取得的成绩

“十三五”期间,基础测绘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建成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和现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丰富了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持续深化了地理信息应用,全省基础测绘发展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1. 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能力有新提升。一是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实施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修订出台《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出台《浙江省地理国情监测管理办法》《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信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宁波等地相继开展测绘地理信息相关法规修订。二是行业综合监管进一步加强。完成测绘资质单位库、从业人员库、项目备案库及企业信用库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等“四库一平台”建设。省市县协同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测绘资质管理、涉密成果管理、测绘质量监管、地图市场监管等工作成效明显。三是综合测绘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全面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测绘改革,舟山、湖州等地率先取得改革成效,基本实现提速降费的第一阶段改革目标。

2.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有新突破。一是现代空间定位基准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全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一网、一中心、一平台”,实施“一地注册、全省通用”的便捷化注册机制,大幅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安全性、稳定性。截至2020年底,各设区市均完成本辖区C级卫星定位控制网、二等水准控制网建设,完成城市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建设。二是影像获取能力大幅提升。建立省市县影像统筹机制,优于2米分辨率航天影像自2020年起实现每年全省获取6次,优于0.2米分辨率航空影像自2019年起实现每2年全省获取1次。三是基础地理信息产品持续更新。省级1﹕1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重要要素实现动态更新,1﹕1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年度更新,1﹕10000比例尺标准3D(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产品每3年更新1次;省市县统筹完成全省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全覆盖;部分市县完成对建成区、规划区1﹕5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的全覆盖并持续更新。四是城市三维地理信息和地下管线资源建设陆续推进,杭州、宁波、嘉兴、绍兴、金华等地取得明显成效。五是海洋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持续更新。完成1﹕10000、1﹕25000比例尺内水范围水下地形数据测绘,完成杭州湾、乐清湾海湾大陆岸线调查测绘,首次实现领海基线以内水下地形测绘数据全覆盖并持续更新。

3. 地理信息服务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地理信息服务政府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浙江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成升级,正式发布35种常用地理信息在线服务,有效支撑各行业267个应用系统的运行,在“浙里督”智慧督查系统、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基层治理四平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等10余项政府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建设中发挥强有力支撑作用;宁波市、嘉兴市、德清县先后建成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二是测绘成果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免费提供,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提供基础数据保障。三是公益地图服务持续优化。天地图·浙江被评为五星级省级节点,编制《浙江省海洋地图集》《图说浙江系列地图》《领导工作用图》等各类地图产品。

4. 测绘应急保障工作有新亮点。一是测绘应急保障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测绘应急保障预案》,建成覆盖全省的测绘应急保障体系。二是完成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项目浙江单项工程建设。初步具备全天候、中航时测绘应急服务保障条件,大大提升了突发事件测绘应急响应能力。三是积极为全省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快速测绘应急响应服务。在遂昌苏村山体滑坡、超强台风“利奇马”等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5. 测绘技术装备水平有新提升。一是多源数据采集获取装备配备取得重大突破。新增大型数码/倾斜摄影航摄仪、中航时固定翼无人机、机载/车载/背包式激光扫描设备、多波束测深系统等高端装备,基本具备了全域立体多源数据获取能力。二是海量数据处理效率明显提升。遥感影像集群处理平台、三维数据处理软件等一批高效地理信息处理分析软件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TB级数据的高效处理。三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系列软件迭代升级。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稳定性、安全性、及时性明显提升。

6. 基础测绘经费投入有新增长。全省建立稳定的基础测绘财政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全省基础测绘经费投入稳步增长。经费投入年增长率达到7%,有力地保障了全省基础测绘项目组织实施,基础测绘经费使用绩效不断提升。二是省级重大专项经费得到有效保障。全面落实地理国情普查经费,建立省市县遥感影像获取和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统筹机制,大大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7. 测绘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一是推动科创平台建设。自然资源部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浙江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发表SCI论文40余篇。二是科技成果丰硕。围绕基础地理信息变化发现、立体获取、高效更新、集成服务等关键环节实施科技攻关,全省累计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02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3项、行业科技奖项70余项。三是深入实施人才强测战略。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更加完善,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管理人才队伍更加精干高效,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四是加快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能力建设。加强对行业单位标准化建设的引导,鼓励和引导行业单位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累计制订国家标准4项,发布地方标准6项。五是国际科技合作成效明显。积极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国际合作交流,成功承办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组织近百人次专业技术人员赴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学习交流。

浙江省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存在的问题

在基础测绘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全省基础测绘发展虽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在高精度定位基准建设、地理信息资源供给、地理信息精准服务、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能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能力的差距依然存在,各地基础测绘投入水平差距较大,部分地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等各项任务经费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加快发展县等多地受限于地方财政情况对基础测绘的投入偏低。

二是现代测绘基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省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无法满足高精度高程转换及高程基准传递需求,海洋垂直基准体系尚未构建,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国产化改造尚未完成。

三是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供给能力不够,面对全省数字化改革对时空数据库的新要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产品形式和服务方式还存在短板,如缺少全域三维高精度地理实景产品等。

四是基础测绘对自然资源业务管理精准化的支撑能力不够,地理信息产品形式、数据内容、服务方式与自然资源业务应用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基础测绘队伍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的潜力尚待挖掘,迫切需要从更有利于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的要求出发,对制度、产品进行系统梳理和创新设计。

五是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基础测绘科技基础研究能力、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基础测绘领域科技自立自强程度亟待提升,基础测绘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程度远远不够,科技创新的引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浙江省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面临的新需求

“十四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巨大变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浙江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新征程,基础测绘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1. 数字化改革需求

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要求进一步丰富精准表达城乡地理空间的高精度定位数据、遥感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加快更新频率,提升业务整体支撑水平;要求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的位置连接功能,推动地理信息与政务信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稳固和发挥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作为全省公共数据平台重要支撑的作用,使地理信息成为政府信息化管理的入口,支撑构建全省统一的“浙江智慧大脑”,使之成为支撑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智慧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2. 社会精准化综合治理需求

当前,数字技术向治理领域深度渗透,成为推进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即时感知、高效运行、科学决策、主动服务、智能监管的“整体智治”体系,要求加快公共服务领域地理信息数据集中和共享,推进同部门和企业积累的社会数据进行平台对接,形成社会治理强大合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食品安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社会问题,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安全,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升地理信息的全面性、现势性、准确性,并将导航定位、地图、空间分析等应用与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充分融合,借助泛在信息平台深入到社会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3. 自然资源管理需求

全面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职责,构建全域美丽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基于基础地理信息,叠加国土空间规划、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等数据资源,构建“地上地下、陆海相连”全覆盖的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信息底图、底板、底线并在各部门广泛应用;需要加大遥感影像覆盖频率,增强地理信息动态更新、空间地理大数据分析挖掘和辅助决策能力,建立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自然资源资产和权益管理、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耕地保护、地质矿产管理与防灾减灾、海洋管理、执法督察等自然资源管理业务流程深度融合的服务闭环,对自然资源业务形成全面支撑。

4. 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浙江锚定“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深化网络强省、纵深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密集扶持,地理信息借助数字融合大势在供需循环中全面渗透,成为推动经济“双循环”的重要力量,提高全省地理信息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引导、鼓励企业向品牌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抢占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竞争制高点,对优化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环境,拓展地理信息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向高端价值链延伸,提出了新的保障需求。维护国家安全,突破国外垄断,需要加强重要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监管,加快地理信息产业核心装备、技术的自主可控和国产化进程,掌握创新自主权和发展自主权。

5. 地理信息国际合作与交流需求

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形成全球领先的数字赋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模式,开拓国际市场,面向全球有效输出数字赋能能力,需要发挥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等国际交流平台的引领优势,积极举办国内外各类有影响力的高端展会、论坛、峰会,吸引高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企业落户浙江。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全球地理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提供支撑与服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