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浙江省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2022/07/1633 作者:佚名
导读:浙江省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四五”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第一”“质量强国”等重要指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

浙江省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四五”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第一”“质量强国”等重要指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聚焦聚力“三位一体”全面融合、“四大领域”全域提升、“三大体系”全程保障,率先实现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把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打造成“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为我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贡献力量。

——“三位一体”全面融合。更加注重系统观念、系统方法推进质量、标准、品牌融合发展,以领先标准引领质量提升,以更高质量要求打造知名品牌。立足新发展格局,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入手,形成以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以高品质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四大领域”全域提升。更加注重“三强”建设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统筹浙江制造、浙江服务、浙江工程、浙江环境四大关键领域,推动“浙江制造”迈向全球高端,打造“浙江服务”发展高地,铸就“浙江工程”卓越品质,树立“浙江环境”最美标杆,实现“四大领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三大体系”全程保障。更加注重“三强”建设的体系化和协同性,以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质量能力提升,以最严要求坚守质量安全底线,以社会共治推进质量现代化治理,统筹推进质量基础、质量安全、质量治理三大体系建设,为“三强”建设提供全过程坚强支撑。

浙江省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四五”规划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质量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提升质量、标准和品牌的内生动力。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强化社会监督,形成协同推进新局面。

系统推进,融合发展。全局性谋划质量、标准、品牌三位一体发展机制,以更高标准引领高质量,以更高质量要求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知名品牌,系统性推进“四大领域”协同提升,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质量现代化治理体系。

创新驱动,质量致胜。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全方位数字化转型为路径,推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提升高品质、高水平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全面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标准引领,品牌带动。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建设高水平的浙江标准体系,推动浙江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努力提升浙江标准话语权。大力培育企业自主品牌、产业集群品牌、区域公共品牌,不断提升浙江品牌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浙江省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

1.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到2025年,多层次、高水平的地方特色标准体系不断健全,高水平产品、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品牌形象牢固树立,浙江制造、浙江服务、浙江工程、浙江环境“四大领域”质量全面跃升,“三强”建设成为“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

——成为质量强国建设生动鲜活的浙江样板。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四大领域”质量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3-5个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出口商品国际质量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浙江速度向浙江质量转变、浙江产品向浙江品牌转变。

——成为先进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国家示范。市场主体标准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浙江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先进标准在各领域的覆盖面和国际标准规则制订的话语权明显提升,率先推进数字经济、生态环境、质量治理等领域标准创新,努力打造先进标准创新示范区。主导和参与制修订50项国际标准、600项国家标准;新增“浙江制造”标准2000项、服务业地方标准200项。

——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经济发展高地。进一步完善品牌培育机制,构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区域公共品牌培育体系,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进一步提升“品字标”区域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和附加值,推动浙江产品和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累计培育“浙江制造精品”2500项、单项冠军企业230家、“品字标”品牌企业2500家,建成一批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

——成为质量治理现代化的领航探路者。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系统完整、高效运行,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更加健全,质量治理数字化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数字化质量治理体系初步建成,基本形成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质量共治格局。

表2-1 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类别

指 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目标

质量建设

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累计)

81

150

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

%

95

96以上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

%

98

98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

%

37

37以上

累计创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等国家级奖

143

150

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93.3

93以上

地表水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

%

94.6

95以上

标准建设

国家级、省级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组织(新增)

23

50

制定“浙江制造”标准(新增)

561

2000

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新增)

-

50

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新增)

-

600

标准国际化试点示范单位(新增)

-

100

制修订服务业地方标准(新增)

44

200

制定绿色建筑设计地方标准(新增)

-

10

制定新型建筑工业化地方标准(新增)

-

5

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新增)

67

350

品牌建设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

%

14

15

培育“品字标”企业(累计)

1500

2500

“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证书保有量(累计)

200

400

“浙江制造精品”数量(累计)

1238

2500

单项冠军企业数量(累计)

114

230

绿色产品认证覆盖领域

12

20

高品质服务认证证书(累计)

2500

4000

浙江出口名牌(新增)

-

100

创建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新增)

-

15

国内有效商标注册数(累计)

万件

290

400

地理标志培育、申请数(累计)

369

450

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量(累计)

5900

7000

2. 2035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形成覆盖全域、技术先进、国际接轨的先进标准体系,浙江产品、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品牌国际美誉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浙江制造、浙江服务、浙江工程、浙江环境等各领域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全面实现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水平建成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