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涝惠渠灌溉工程概况

2022/07/16162 作者:佚名
导读:筹建及初期工程概况:民国二十九年(1940)春,陕西省水利局派泾(惠)洛(惠)工程局房宝德、黄朝建等来县勘察。民国三十年(1941)8月底勘察设计结束,因资金问题未动工。民国三十二年(1943)春陕西省政府批准省水利局向农民银行贷款修建。2月1日涝惠渠工程处在县城西街关帝庙成立。6月3日动工,陕西省水利局先后派郑耀西、张恩奎、王明鉴负责。民国三十六年(1947)8月15日完工,9月在土门子拦水坝处

筹建及初期工程概况:民国二十九年(1940)春,陕西省水利局派泾(惠)洛(惠)工程局房宝德、黄朝建等来县勘察。民国三十年(1941)8月底勘察设计结束,因资金问题未动工。民国三十二年(1943)春陕西省政府批准省水利局向农民银行贷款修建。2月1日涝惠渠工程处在县城西街关帝庙成立。6月3日动工,陕西省水利局先后派郑耀西、张恩奎、王明鉴负责。民国三十六年(1947)8月15日完工,9月在土门子拦水坝处举行放水典礼。同年12月3日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中国农民银行、省水利局派员进行了验收,省审计处监验。工程总造价5.63亿元。拦水坝设于西涝峪口,长31.7米,高1.2米,分河东、河西两条渠引水。东干渠设计长18.5公里,经石井村、潘家堡、赵家堡、马营、罗什、县城东关、韩村,至宁羌附近入涝河。在县城东关设分水闸,开一支渠,长4.3公里,经郭村至石佛寺退入蚰蜒河。渠首有宽1.5米、高1.3米进水闸两个,冲刷闸1个。闸门后为长430米、高宽各2米的隧洞,隧洞后400米为石砌渠,再向下全部为土渠,设计引水流量每秒2立方米,灌溉8万亩。西干渠原设计经新城、上涧子至水磨头,长3.5公里。后因资金不足,仅在渠首打隧洞25米,出洞后即与老引水渠相连接。西干渠进水闸高宽各1米,设计流量每秒1立方米,灌溉2万亩,东西渠设计共灌溉10万亩。

沿渠修跌水47座,桥27座,涵洞2个,斗门14个,退水、分水闸3个,共征地541.2亩。材料由工程处采购,施工实行分项招标。

东干渠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12月3日验收时,实际修通15.5公里,至县北韩村附近,因水流不够,实灌溉约3万亩。民国三十七至民国三十八年(1948—1949)继续进行渠道建设,到1949年9月底,东西灌区干支渠共22.15公里,斗渠也进一步完善。

1947年9月通水后,11月成立涝惠渠管理局,隶属省水利局。建国后机构未变,隶属省水利厅。1958年6月改归县水利局管理,1959年8月成立户县涝惠渠管理处,管理此工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