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潞安集团漳村煤矿发展战略

2022/07/16117 作者:佚名
导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做为全国首座“数字化矿山”的漳村煤矿,多年来始终强化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通过创新制度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加大科技投入,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最终转化为企业引领数字化矿井建设和发展方向的力量之源。《漳村煤矿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纲领》是漳村煤矿科技创新纲领性的指导和宏观性规划,多年来,该矿围绕着这一“纲领”推动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做为全国首座“数字化矿山”的漳村煤矿,多年来始终强化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通过创新制度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加大科技投入,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最终转化为企业引领数字化矿井建设和发展方向的力量之源。《漳村煤矿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纲领》是漳村煤矿科技创新纲领性的指导和宏观性规划,多年来,该矿围绕着这一“纲领”推动着企业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与核心战略技术开发、应用项目或重大技术难度项目攻关。该“纲领”不仅严格规定了项目的立项原则,要按照面向生产实际,针对煤炭生产技术发展需要和共性的、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开发产品结构调整及煤炭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跟踪世界煤炭生产和深加工先进技术。项目立项要求在确保技术的“可行性”的同时,还要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和经济合理性的特点。与此同时,“工作纲领”还就不同形式的“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机制,高新技术开发的组建模式,校企联合科研攻关等形式进行了有益尝试,积极探索借用“外脑”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为保证科技创新的持续性,该矿将技术创新开发经费按照销售收入的3%足额提取,并要求财务预算单独列账,使技术创新发展得到可靠的资金保障;还建立健全了“首席专家制度”,经营管理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平行发展,保证了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质量和规模。

在创新项目管理方面:为了增强项目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激情,该矿对技术创新项目参与人员采取抵押金形式,来确保科技项目的顺利开展,在项目研究成功后同时按抵押金额的1:1进行奖励;项目推广应用并取得经济效益后,提取年净效益10%对项目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性奖励,从而确保了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及可持续性。2011年国家专利局还分别授予该矿“无极绳运输钢丝绳在线检测新型装置”为实用新型专利;“矿用活动吊环”、“单轨吊道岔”两个项目被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放顶煤回采巷道锚杆支护解除技术”获2011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成果三等奖;“放顶煤回采巷道锚杆支护解除技术”获2011年度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三等奖。开发的“出矿商品煤火车自动采样机”达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以“小改小革”为突破有效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漳村煤矿在加强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完善创新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营造技术创新环境的同时,还将高科技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全面开展“小改小革”活动,以解决生产实际难题为突破点,培植了创新的土壤,确保了创新的落地生根。

该矿在“小改小革”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从建立、健全《漳村煤矿小改小革激励机制》和《奖励办法》入手,充分激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和工人的积极性出发,起到了“用政策指导人,用机制鼓舞人,用奖励激励人”的作用。

做为科技创新的基础层面,“小改小革”以组织单位为队组,以全矿员工参与为主体,具有“全员性、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该矿通过在各科队广泛开展“小改小革”活动,对生产局部小环节、工艺环节、设备局部构造等薄弱环节和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巧妙构思进行小改、小革,实现了投资最少、效益最优的效果。在“小改小革”选立项过程中,漳村煤矿通过由该矿技术创新专业管理机构,“矿技术委员会”定期公布课题竞标立项和自选课题立项两种方式,将所选立的项目列入“矿级技术创新开发基金”并按照“小改小革”专项资金投入按照0.2元/吨煤的标准足额提取,并建立“小改小革”专项基金专户管理的办法,保证了资金的投入;按照“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原则,调动了广大参与者的积极性。

在“小改小革”项目管理上,该矿坚持每半年集中评选一次,在对项目进行推广的同时,对参加项目的人员进行奖励。在“小改小革”的选立项上,该矿通过现场发现、科技信息动态采集、自选课题等渠道收集课题,在攻关人员队伍组织上采用“自由组队”的方式,由技术工人、技术员、队组领导为主要攻关人员,随意搭配,任意选择合作伙伴,从而在人员搭配上实现了“发挥各自特长,实现了取长补短”。“小改小革”活动的成功开展,在现有技术装备挖潜扩能、提高现有装备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为数字化矿山提供不竭动力

人才是企业战略发展的第一要素和第一资源。漳村煤矿在集团公司人才培养“高端化、年轻化、梯队化”的要求下,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全面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人才培养上,漳村煤矿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理论提升”和“能力提高”相结合,“重点培育”和“全员培训”相结合,依托“核心员工、全员考试、双学双过硬、技术比武、继续工程教育、拜师学技”六大载体,保证了人才规模的迅速壮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

与此同时,该矿按照集团公司“坚持不懈地从长度、宽度和高度上狠抓人才队伍立体化建设”的精神,探索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育新模式,先后开展了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推行专业技术人员星级管理制改革试点工作。为了保证改革和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与实施,该矿围绕着“技能上水平,等级上台阶,知识上层次,岗位成专家”的目标,积极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绩效和收入待遇进行挂钩,全面做到特殊人才特殊待遇,高端人才高级待遇,特别贡献特别奖励。在加快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同时,通过开展模拟实训、基地实训和岗位实训的“三个实训”,全面提升普通职工的专业技能。在模拟实训中,该矿依托培训中心和模拟实训实验室,并配备高技术含量的采煤机、掘进机、掘锚一体机、综采工作面等装备模型,方便新工人学习之用。在基地实训中,该矿依托生产服务中心实训基地,该基地集中了大量的普通机电设备和综采综掘设备,为广大参训员工进行“养成”培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岗位实训中,该矿依托“师带徒”和“拜师学技”等活动,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立足本职岗位,由师傅进行指导、徒弟亲自操作的“手把手”模式,来实现新工人的技能提升,实现员工岗位成才的目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