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热应力指数评价温度

2022/07/1696 作者:佚名
导读:热应力指数干球温度 干球温度常用于评估舒适性区域内从事轻度劳动强度(单位时间生理产热量<290.5W)、身着常规室内服装(热阻为0.217m・K/W)劳动个体的热应力。在有轻微空气流动和相对湿度为20%~60%的条件下,从事轻度劳动强度时,适宜的干球温度为22.0~25.2℃;从事中度劳动强度(290.5W<单位时间生理产热量<400.2W)或重度劳动强度(400.2W<单位时间生理产热量<521

热应力指数干球温度

干球温度常用于评估舒适性区域内从事轻度劳动强度(单位时间生理产热量<290.5W)、身着常规室内服装(热阻为0.217m・K/W)劳动个体的热应力。在有轻微空气流动和相对湿度为20%~60%的条件下,从事轻度劳动强度时,适宜的干球温度为22.0~25.2℃;从事中度劳动强度(290.5W<单位时间生理产热量<400.2W)或重度劳动强度(400.2W<单位时间生理产热量<521.5W)时,适宜的干球温度为15.6~18.8℃。干球温度虽然容易测量,但只适用于舒适区域。舒适区域内如果存在较强的长波辐射,就需对适宜的干球温度范围做适当调整,以满足舒适要求。

热应力指数湿球温度

湿球温度适用于评价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大致相等但环境为高湿度情况下的热应力。对于身着常规服装的劳动个体在低风速及上限湿球温度约30℃的环境中从事轻度劳动强度时,工作效率不会衰减。当劳动个体从事中度或重度劳动强度时,上限湿球温度将降低至28℃。当湿球温度高于上限值时,劳动个体的工作效率降低,事故率增加。湿球温度不仅易于测量,还适用于评价湿球温度与皮肤温度大致相等的任何热、湿环境的热应力,但不适用于辐射热负荷及空气流速较高的热、湿环境。

热应力指数平均辐射温度

平均辐射温度是指环境四周表面对人体辐射作用的平均温度。人体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辐射热交换取决于各表面的温度及人与表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际环境中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各不相同也不均匀,如冬季窗玻璃的内表面温度比内墙壁表面低得多。人与窗的距离及相互之间的方向直接影响人体的热损失。因此辐射温度的平均值是假定人作为黑体在一均匀的黑色内表面的空间内产生的热损失与在真实的内表面温度不均匀的环境的热损失相等时的温度。其数值可由各表面温度及人与表面位置关系的角系数确定或用黑球温度计测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