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已正式施行,中央要求各煤矿、非煤矿山的领导要和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琢磨一番,觉得这不仅仅是为了生产安全,还是领导作风转变的具体行动和有效措施。
“面貌变不变,领导是关键”。百色起义前,小平同志带头深入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他对侵犯群众利益、违反群众纪律的事件,如一些干部利用职权将好田占为己有,将差田分给贫雇农的问题,能很快发展,并给予严肃处理。他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一班人”,带动“一层人”,影响“一群人”。因而群众把这样一支革命队伍视为亲人,甘心情愿地跟随共产党抛头颅、洒热血。
领导冲在前,群众有干劲,这已经被许多历史实事验证。战争年代,革命队伍中官兵一致,哪里困难、哪里危险,冲锋陷阵的都是领导。如今,一个单位、部门,领导的事前往往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地方的发展走向。完全可以这样认为,有了吃苦在前的领导,才会有拼命三郎般的群众,也才会有开拓发展的环境。
因此,领导带头下井不仅仅是安全生产问题,更是社会价值取向的风向标。这不但对我们的党和政府及所属官员为此,即便是国外大企业老板也深知其理。在全球500强状元企业沃尔玛,任何一个员工佩戴的工牌上除了名字外,没有标明职务,包括最高总裁。公司内部没有上下级之分,见面就直呼其名。在沃尔玛还有一个理念:把公司领导称作“公仆领导”。这听起来有点像人民公仆一样,就让人感到很亲切。而且他们领导和员工之间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组织关系,领导在整个支架的最基层,员工是中间的基石,顾客永远是放在第一位。领导为员工服务,员工为顾客服务。
群众希望领导与他们同甘共苦。山东淄矿集团许厂煤矿工徐桐就这样说:有矿长带班,自己心里踏实多了。因为矿领导带班下井最起码能在第一时间对一些调度的情况比较了解,特别是隐患上一些问题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到。
作为领导者,如何避免高高在上,能与群众息息相关,这不仅仅是领导者个人的心胸品质、媒介素养,更重要的,这是对领导者公仆意识的一种考验。所谓“公仆”,就是公众的仆人。毛泽东曾要求党的领导干部争当人民公仆,争当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官老爷。周恩来、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郑培民、王彦生等一批让人敬佩的名字,人民都会在内心深处不约而同地掂量起“公仆”一词的份量。公仆意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被胡锦涛总书记列为当今党的领导干部“三大意识”的重要方面。
再往深里说,领导干部作风是考验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能力、执政地位的一大尺度,是提高党的公信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要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要摆正“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切不可将其颠倒。
我们有的领导只对“职权”感兴趣而忽视“职责”,造成权责分离,也有的仅仅将权力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公仆意识淡薄,更有甚者,将权力视为谋求个人私利的工具。因此,领导带班下井不仅仅是为了安全,还是为了转变作风、凝聚人心。同时,我们还希望除了煤矿,各行各业的领导都能深入一线,抡起大刀,做个发展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