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标准化的特点
1.和一般标准化系统不同,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面更为广泛,其对象也不像一般标准化系统那样单一,而是应该包括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标准化。供应链各个环节虽然处于一个大系统中,但由于处于不同的产业,缺乏共性,从而造成标准种类繁多,标准内容复杂,也给标准统一性及配合性带来很大困难。
比如,物流职称考试标准,我国就有交通部、物资部(现为物流联合会)、商业部(现为商业联合会)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标准。因为各部只管理供应链的一个环节,交通部管运输,商业部管零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劳动力资源,所以出现多种物流资格认证。
2.物流标准化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或称后标准化系统。这是由于物流及物流管理思想产生较晚,组成物流大系统的各个分系统,过去在归人物流系统之前,早已分别实现了本系统的标准化,并且经过多年的应用与不断发展和巩固,已很难改变。在推行物流标准化过程中,必须以此为依据。个别情况固然可将有关旧标准化体系推翻,按物流系统所提出的要求重建新的标准化体系,但通常还是在各个分系统标准化基础上建立物流标准化系统。这就是说只能适应及协调建立物流标准化系统,而不可能全部创新。
任何标准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没有一定质和没有一定量的东西是无用的。也就是说物流管理时刻离不开统计、计算、分析,这是进行科学决策的条件之一。为便于掌握物流的运动规律,密切物流系统内各环节的配合,制定合理的物流政策,编制与检查物流计划,改善物品供应工作和加强物流经济核算,提高物流经济效益,物流系统的企业必须切实做好下列基本统计工作:
①准确地计算各企业报告期内(年、季、月)所需物品货量、交货量、收入量、支出量、库存量、消耗量以及运输装备的能力和运输量、劳动生产率等统计指标,以便为物流系统内各有关方面提供统计信息。
②要分析物流计划执行情况,找出影响物流计划执行因素,从而促进物流系统内各环节计划的协调、均衡,以保证计划的完成。
③分析研究物质生产、分配、交换、流通一直到消费前的全程情况,为节约各种物资消耗、减少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及经济效益,提供分析资料。
④物流统计中的主要内容,对于了解、掌握、指挥、控制物流活动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物流统计管理就是要对统计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发现问题,改进物流工作,提高物流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