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1
0.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1
0.1.1 环境监测的概念1
0.1.2 环境监测的目的1
0.1.3 环境监测的分类1
0.2 环境标准2
0.2.1 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2
0.2.2 环境标准简介3
0.2.3 环境标准的网络查阅6
0.3 环境监测学习指南6
0.3.1 环境监测内容6
0.3.2 环境监测学习要求7
思考与练习8
1 大气和废气监测9
1.1 概述9
1.1.1 大气及其组成9
1.1.2 大气污染源11
1.1.3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11
1.2 大气污染物样品的采集12
1.2.1 环境空气中污染物采样12
1.2.2 污染源中大气污染物的采集22
1.3 颗粒物样品的采集和测定24
1.3.1 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24
1.3.2 大气飘尘浓度的测定25
1.4 大气污染物的测定26
1.4.1 氮氧化物的测定26
1.4.2 二氧化硫的测定29
1.4.3 一氧化碳的测定33
1.4.4 飘尘中苯并[a]芘的测定35
1.4.5 总烃的测定37
1.4.6 臭氧的测定38
1.4.7 氟化物的测定41
1.4.8 铅的测定43
1.5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与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45
1.5.1 固定污染源基本参数测定45
1.5.2 排气中水分含量的测定48
1.5.3 排气中CO、CO2、O2等气体成分的测定50
1.5.4 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51
1.5.5 烟尘中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52
1.6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与监测52
1.6.1 室内环境污染国内、外情况概述52
1.6.2 室内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53
1.6.3 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53
1.6.4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54
1.6.5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54
1.6.6 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57
1.6.7 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测定方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58
1.6.8 室内空气中氡的测定(气球法)60
1.6.9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62
本章小结65
思考与练习65
2 水和废水监测66
2.1 概述66
2.1.1 水的循环和分布66
2.1.2 水体污染67
2.1.3 水质监测的目的和对象67
2.2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72
2.2.1 采样布点72
2.2.2 水样的采集75
2.2.3 样品的保存79
2.3 水的物理性质的监测82
2.3.1 水温监测82
2.3.2 色度的测定84
2.3.3 浊度的测定87
2.3.4 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89
2.3.5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90
2.4 水中无机物的测定92
2.4.1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92
2.4.2 非金属元素无机物的测定103
2.5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128
2.5.1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128
2.5.2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130
2.5.3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134
2.5.4 挥发酚的测定137
2.5.5 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139
2.5.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监测——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143
本章小结146
思考与练习146
3 土壤污染监测与固体废物监测148
3.1 土壤污染的来源及危害148
3.1.1 土壤污染源及污染物148
3.1.2 土壤污染的特点及类型150
3.1.3 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危害151
3.2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151
3.2.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151
3.2.2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154
3.3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155
3.3.1 重金属污染物的测定155
3.3.2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测定156
3.4 固体废物的监测160
3.4.1 固体废物的来源160
3.4.2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162
3.4.3 固体废物中水分含量的测定164
3.4.4 固体废物pH值的测定165
3.4.5 固体废物遇水反应性试验165
3.4.6 固体废物渗漏模拟试验166
3.4.7 急性毒性的初筛试验167
3.4.8 生活垃圾的特性测定167
本章小结168
思考与练习169
4 生物污染监测171
4.1 生物体受污染的途径171
4.1.1 表面附着171
4.1.2 吸收171
4.1.3 微生物浓缩172
4.2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变、积累和排泄173
4.2.1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变173
4.2.2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过程175
4.3 生物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和制备177
4.3.1 植物样品的采集178
4.3.2 动物样品的采集179
4.3.3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181
4.3.4 生物待检样品的制备182
4.4 生物监测的方法185
4.4.1 光谱分析法185
4.4.2 色谱分析法185
4.4.3 酶法分析185
4.4.4 空气中有机磷农药对硫磷(1605)含量的酶法分析187
本章小结190
思考与练习190
5 噪声监测191
5.1 噪声的来源191
5.1.1 噪声的定义191
5.1.2 噪声的来源191
5.1.3 噪声的特征192
5.2 噪声物理特性和物理量度193
5.2.1 噪声物理特性193
5.2.2 噪声的物理量度194
5.3 环境噪声评价199
5.3.1 主观评价199
5.3.2 声级评价200
5.4 噪声的测量202
5.4.1 噪声测量仪器202
5.4.2 噪声测量要点205
5.4.3 噪声监测技能训练206
5.5 噪声标准213
本章小结213
思考与练习214
6 其他污染监测216
6.1 环境放射性污染监测216
6.1.1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216
6.1.2 放射性污染度量单位217
6.1.3 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分布219
6.1.4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220
6.1.5 放射性污染监测对象及内容221
6.1.6 放射性监测实验室及监测仪器221
6.1.7 放射性监测的方法224
6.1.8 放射性污染的处理方法228
6.2 电磁辐射污染监测229
6.2.1 电磁辐射污染的来源229
6.2.2 电磁辐射污染的传播229
6.2.3 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229
6.2.4 电磁辐射污染监测仪器及方法230
6.2.5 电磁辐射污染防护措施233
本章小结234
思考与练习234
7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235
7.1 自动监测系统235
7.1.1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236
7.1.2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240
7.2 环境遥感监测246
7.2.1 大气污染遥感监测247
7.2.2 水污染遥感监测247
7.2.3 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247
7.3 现场和在线仪器监测248
本章小结249
思考与练习249
附录250
附录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50
附录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252
附录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52
参考文献255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