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环境绩效评估二、环境绩效评估范围

2022/07/1698 作者:佚名
导读:环境绩效评估(一) 污染主体 环境绩效评估的实体对象一般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但就具体造成污染的对象来说评估对象一般是指企业。根据企业的性质不同,环境绩效评估的范围也有所调整,企业分类标准大致有四类依据:企业类型,污染程度,区域位置和上市与否。 1、企业类型 根据企业的业务类型,可以大致分为生产性企业和经营性企业两大类。生产性企业主要指以加工原料、半成品、成品并生产制造商品为主要业务活动的企业,这

环境绩效评估(一) 污染主体

环境绩效评估的实体对象一般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但就具体造成污染的对象来说评估对象一般是指企业。根据企业的性质不同,环境绩效评估的范围也有所调整,企业分类标准大致有四类依据:企业类型,污染程度,区域位置和上市与否。

1、企业类型

根据企业的业务类型,可以大致分为生产性企业和经营性企业两大类。生产性企业主要指以加工原料、半成品、成品并生产制造商品为主要业务活动的企业,这类企业往往需要消耗资源、能源,产生污染并排放。经营性企业以销售、物流和服务类经营业务为主,因为没有资源加工利用和污染产出,所以环境影响较生产性企业小一些,主要的环境影响来自于能源消耗(交通运输,电暖照明等)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

因此在开展企业环境绩效评估的时候,需要针对生产性企业和经营性企业的区别,分开设置评估框架、指标、标准权重和评估方法。

2、不同污染程度行业企业

在生产性企业当中,根据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程度的不同,又划分出一类重污染性企业,简称“两高一资”行业企业(例如,化工行业、钢铁行业、造纸行业和电力行业等)。这一类行业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估需要对该行业企业的生产原料采集、生产工艺、排污类型等关键问题设计相应并且有针对性的指标和评估方法。

因此在开展企业环境绩效评估的时候,需要针对生产性企业和经营性企业的区别,分开设置评估框架、指标、标准权重和评估方法。

3、不同区域(地区)企业环境绩效评估

在评估不同区域(地区)企业的环境绩效时,一般会根据企业所在区域的特点有所侧重,例如,临河所建企业往往需要大量采水用水并向水中排放污染物,因此企业的位置(河道上游或下游)会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较大影响。需要排放空气污染物的往往会建设在偏远地区或城市郊区,因此企业位置和风向关系(上风口或下风口)也往往会对城市空气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4、上市企业与非上市企业

上市企业往往具备一定的资金和生产规模,供应链面广并且管理复杂,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对于上市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估往往比非上市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估要求严格、内容详细。主要的区别包括上市企业环境绩效评估需要像财务公开一样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涉及跨国业务的上市公司,需要通过环境绩效评估显示其是否达到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准入标准。

环境绩效评估(二) 政府

1、区域环境绩效评估

我国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与行政区划紧密相连,管理部门对省、市、县、镇、村五级行政区划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因此管理部门需要对管辖区域内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估以便了解该地区的环境绩效状况、环境压力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情况,以此信息作为下一阶段环境政策的制定依据。区域内的环境绩效评估是这一地区内环境的综合情况,既反映该地区企业、农田、畜禽养殖场和机动车的环境表现又与各个污染源不直接相关。并且在一定区域内污染物排放量和区域环境质量呈非线性关系,因此在评估区域内环境绩效状况时对环境压力和环境质量的指标选择需要统筹区域差异和公平性原则。

流域和特点区域的环境绩效评估与行政区域的环境绩效评估有很大差别,首先行政区域的评估对象是实体即具体的环境管理部门,但是流域和特点区域的环境绩效评估首先是针对该流域和区域所采取的非实体措施(如政策,规划等),其次才考虑管理部门等实体对象(当流域和特点区域与行政区划重叠时)。在评估流域和特点区域的环境绩效时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数据可获得性,由于数据收集都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收集和汇总的,因此给流域和特点区域的环境绩效评估带来一定难度。对于流域和特点区域的政策或是规划的环境绩效评估应从实施之前和实施过程中就开始准备评估的条件(如数据收集等),这样才能合理公正地评估流域和特点区域的环境绩效。

2、环境要素绩效评估

在区域环境绩效评估内,除了综合性的环境绩效评估外,还有针对各种环境要素(水、大气、土壤、噪声等)的专题性绩效评估。分要素的环境绩效评估比起综合性环境绩效评估更具有针对性,对环境问题的发现、环境绩效的改善也比综合性环境绩效评估更有效果。例如某造纸厂较多的县级行政区内,水环境问题相比其他问题突出,在经济和时间成本有限的情况下,针对水要素的环境绩效评估就显得更具有针对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