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利于提高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
企业应当备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本企业职工的工资、偿付应付的账款、票据及其他到期的债务。无法及时偿付债务的,就可称为无偿债能力。无偿债能力的企业有可能被迫宣告破产,即便是经营管理得很好的企业,在出现市场银根紧缩、本企业开展基本建设、扩大本企业销售活动或生产规模时期,有时也会觉得捉襟见肘。所以,企业经营者一定要小心翼翼地规划现金流量,让手上的现金能够随时够用。
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明确指出,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主要有三项:其一是交易动机。这是营业性与资本性目的所产生的一种日常性业务需要。其二是预防动机。这是为应付意外事件而进行的现金准备。其三是投机动机。这一动机的真正含义是企业应当持有足够的现金,从而抓住随时有可能出现的盈利性机会。作为生产经营性单位,企业一定要应明确最为合理的现金持有量,也就是确保现金存量花费的代价最低,但是又能确保现金需求的一定持有量水平。一旦现金的持有量过大,就会降低企业的收益水平。但是如果现金的持有量太小,就又有可能影响到交易的正常进行及意外现金的需要,从而产生中断交易的财务风险。这就需要财务人员下一番苦功,测定出本企业最为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最合理的现金持有量,能够实现企业的现金机会成本、管理成本与短缺成本三者综合成本的最低化。其中,机会成本主要是指企业为维持相当的现金存量而放弃一部分投资获利的机会,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对置存现金资产实施管理而必须支付的代价,短缺成本则是指企业因为缺乏必须的现金资产,无法应付必要的业务开支,而导致企业遭受各种损失。企业应当根据三种成本和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运用现金持有量成本分析图来找出三者综合成本的最低点。企业在这一成本最低点时的现金持有量就是企业最为合理的现金持有量。
现金预算主要是通过对现金持有量的安排,从而使企业保持比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相当的流动性,并依据企业对资金的运用水平,以决定负债的种类结构与期限结构,让企业在债务到期时,不致于过于被动。现金预算能够预测未来企业对于到期债务的直接偿付能力,能够直接地揭示企业出现现金短缺的时期,让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在资金短缺时期来临之前就安排好筹资,以避免在债务到期时出现无法偿还的情况,以影响到企业信誉,为企业今后的融资增加阻力。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企业现金预算是以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及直接材料预算等多项经营预算作为基础的,这就需要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而销售预算则是各种预算的基础。这就需要企业强化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互之间提出改进的建议,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所在,以便于他们之间开展协调,避免因为责任不清楚而造成相互推托事件的发生,从而调动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企业加强现金预算奠定基础。
3.有利于明确企业绩效评价的标准。
由于现代市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系统,每一家企业在这一大系统中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分子,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并且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强化与依赖有效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整个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而现金预算则是财务管理当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企业发展日趋成熟,企业组织的规模不断增大,结构逐渐趋于复杂的企业管理之中,因为现金流量和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密切相关,因而企业越来越关注有关现金管理信息。实践已经证明,企业对于现金的管理和控制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