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是在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特征与空间分异规律,评价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演变趋势。评价内容包括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城镇发展与分布等)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结构与过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其分布特征。其中,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结构与过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其分布特征评价是现状评价的重点。
生态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不同的生态区域由于资源与生产潜力的不同,其生态承载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任何生态区域的承载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在进行生态区划时必须对各个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从而指导区域宏观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大量增长,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程度也不断地增加,水资源紧缺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就某一特定区域而言,必须保证有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本水量。“水资源承载力”即指某一区域在特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当地水资源系统可支撑的社会经济活动规模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作为区域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研究和社会、经济、人口合理布局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一个重要标准。
生态环境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区域中各种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它反映的是区域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时,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在同样的干扰强度或外力作用下,各类生态系统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的大小。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是根据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机制,通过分析影响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敏感性的主导因素,评价特定生态环境问题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然后对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特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以及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总体区域分异规律,为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提供依据。
根据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内容包括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沙漠化敏感性评价、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评价、生境敏感性评价、酸雨敏感性评价、水环境污染敏感性评价、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等。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应根据各自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是针对区域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的特点,评价区域内不同地区生态系统提供各项生态服务功能的能力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重要性,明确每一项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各项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总体区域分异规律,为划分生态功能区提供依据。
陆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水土保持、沙漠化控制、营养物质保持、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生态系统产品提供等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海岸带防护、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提供海港和运输通道、生态系统产品提供等服务功能藿要性评价。不同区域应根据本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重要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