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内容

2022/07/16222 作者:佚名
导读: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是将生态分析得到的重要信息进行量化,定量描述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现状评价结论要明确回答区域环境的生态完整性、人与自然的共生性、土地和植被的生产能力是否受到破坏等重大环境问题,要回答自然资源的特征及其对干扰的承受能力,并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判定。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要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为:①生态完整性的角度评价现状环境质量,即注意区域环境的功能与稳定状况;②用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是将生态分析得到的重要信息进行量化,定量描述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现状评价结论要明确回答区域环境的生态完整性、人与自然的共生性、土地和植被的生产能力是否受到破坏等重大环境问题,要回答自然资源的特征及其对干扰的承受能力,并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判定。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要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为:①生态完整性的角度评价现状环境质量,即注意区域环境的功能与稳定状况;②用可持续发展观点评价自然资源现状、发展趋势和承受干扰的能力;③植被破坏、荒漠化、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消失、自然灾害、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等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图形叠置法、系统分析法、生态机理分析法、质量指标法、景观生态学法、数学评价法等。

由于生态环境结构的层次特点决定了生态环境的评价也具有层次性,一般可按两个层次进行评价:一是生态因子层次上的因子状况评价;二是生态系统层次上的整体质量评价。两个层次上的评价都是由若干指标来表征的。在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一般对可因子要作较详细的评价,以便采取保护或恢复性措施;对人力难以控制的因子,如气候因子一般只作为生态系统存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看待,不作为评价的对象 。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因子现状评价

大多数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是在生态因子层次上进行的,其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植被。包括植被的类型、分布、面积和覆盖率、历史变迁原因,植物群系及优势植物种,植被的主要环境功能,珍稀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存在的问题等。植被现状评价应以植被现状图表达。

(2) 动物。包括野生动物的生境现状、破坏与干扰,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特点,珍稀动物种类与分布等。动物的有关信息可从动物地理区划资料、动物资源收获(如皮毛收购)、实地考察与走访、调查,从生境与动物习性相关性等获得。

(3) 土壤。包括土壤的成土母质,形成过程,理化性质,土壤类型、性状与质量(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钾含量,并与选定的标准比较而评定其优劣),物质循环速度,土壤厚度与密度,受外环境影响(淋溶、侵蚀)以及土壤生物丰度、保水蓄水性能和土壤碳氮比(保肥能力)等以及污染水平。

(4)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评价两大领域,评价内容主要是水质与水量两个方面。水质评价是污染性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水环境的评价亦有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水的资源量;二是与水质和水量都有紧密联系的水生生态评价。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现状评价

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难以进行结构上的优劣比较,但可借助于生态制图并辅之以文字阐明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和运行情况,亦可借助景观生态的评价方法进行结构的描述,还可通过类比分析定性地认识系统的结构是否受到影响等。

生态环境功能是可以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的。例如,生物量、植被生产力和种群量都可定量地表达;生物多样性亦可量化和比较。运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层次分析,设定指标和赋值,可以综合地评价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许多研究还揭示了诸如森林覆盖率(或城市绿化率)与气候的相关关系,利用这些信息亦可评价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资源的现状评价

无论是水土资源还是动植物资源,因其巨大的经济学意义,一般都已在使用中,都有相应的经济学评价指标。例如,土地资源需进行分类,阐明其适宜性与限制性,现状利用情况(需要附图表达)以及开发利用潜力;耕地分为等级,并可用历年的粮食产量来衡量其质量,评价中应阐明其肥力、通透性、利用情况、水利设施、抗洪涝能力、主要灾害威胁等。一般而言,环境质量高,其资源的生产率亦高,经济价值也高,因而有些经济学评价方法可以引入到环境评价中来。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一般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水土流失、沙漠化、自然灾害和污染危害等几大类。这类问题亦可以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工程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量;用侵蚀模数、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流失量指标,可定量地评价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测算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的相对比例,辅之以荒漠化指示生物的出现,可以半定量地评价土地沙漠化程度;通过类比,可以定性地评价生态系统防灾减灾(削减洪水,防止海岸侵蚀,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功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