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电去离子EDI系统EDI原理

2022/07/16139 作者:佚名
导读:一般认为EDI的原理在横向上可以分为离子交换、直流电场下离子的选择性迁移和树脂的电再生方面。在高纯水中,离子交换树脂的导电性能比与之相接触的水要高2~3个数量级,所以几乎全部的从溶液到脂面的离子迁移都是通过树脂来完成的。水中的离子,首先因交换作用吸附于树脂颗粒上,再在电场作用下,经由树脂颗粒构成的离子传播通道迁移到膜表面并透过离子选择性膜进人浓水室。同时,在树脂、膜与水相接触的界面处,界面扩散中的

一般认为EDI的原理在横向上可以分为离子交换、直流电场下离子的选择性迁移和树脂的电再生方面。在高纯水中,离子交换树脂的导电性能比与之相接触的水要高2~3个数量级,所以几乎全部的从溶液到脂面的离子迁移都是通过树脂来完成的。水中的离子,首先因交换作用吸附于树脂颗粒上,再在电场作用下,经由树脂颗粒构成的离子传播通道迁移到膜表面并透过离子选择性膜进人浓水室。同时,在树脂、膜与水相接触的界面处,界面扩散中的极化使水解离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它们除部分参与负载电流外,大多数又起到对树脂的再生作用,从而使离子交换、离子迁移、电再生3个过程相伴发生、相互促进,达到连续去离子的目的。

EDI在我国也称之为填充床电渗析。电渗析器的淡水室装了阴、阳混合离子交换剂(颗粒、纤维或编织物),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两个过程在同一容器中进行,使两个过程内在地联系在一起。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