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
(一)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和中央有关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
我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放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年内多次召开局党组会议学习中央、自治区和百色市关于加强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精神要求,研究解决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改革、执法经费保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等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有关重大问题,百色的交通综合执法改革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先进行列。
制定了《百色市交通运输局2020年工作要点》和《百色市交通运输局2020年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要点》,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业执法监督指导、提高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水平等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部署。年底向市依法治市办报送本局年度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报告,主动向上级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年内局领导班子集体专题学法2次,督促带动各单位各科室干部职工通过每月集中学习、党支部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精神和中央关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的决策部署精神,提高干部职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提升法律知识和执法能力的学习培训工作,引导领导干部和职工学法遵法守法用法。
(二)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行政机制
一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制定程序。我局严格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的通知》等要求,加强本局起草和出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在《百色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百色市关于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等交通运输行业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切实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前期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程序规定,科学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定过程,有效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和相关法律责任。
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的积极作用,年内局法律顾问代理了行政诉讼案件1起、行政复议案1起、合同协议审查10件、其他咨询15件、培训2次。
(三)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我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整合下属公路、运管、港航、路政以及国省干线公路路政等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职能职责,上收右江区、田阳区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职能职责,成立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于2020年5月获市委编委会印发《百色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同时指导各县(市、区)统筹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至11月底基本完成。
二是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指导和督查。通过指导执法文书制作、提供法律咨询意见等方式,加强对基层执法机构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不当或不规范的执法行为。年内对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各县(市、区)交通执法文书共73份提出指导意见。
三是规范执行本系统本行业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我局认真遵照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标准,统一规范本系统行政裁量的范围、种类和幅度,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没有出现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等问题。
四是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好行政执法公开工作,2020年通过“信用中国(广西百色)”网站(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录入我市交通运输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评价等信息11103条;同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西协同监管平台)将我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涉企信息归集录入公示涉企信息2710条。
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对重大案件由本部门法制机构出具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意见后再执行,2020年共提出法制审核意见770份。
贯彻执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本局执法队伍共配备106台执法记录仪,在案件办理场所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做到案件处理全过程监控记录。
五是做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宣传工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定并公布2020年“谁执法谁普法”任务措施清单,落实行业普法宣传责任。局领导带队深入辖区道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和航空企业开展宣传调研,重点宣传《宪法》、《民法典》、《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重要法律和《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道路运输条例》等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特别是在日常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服务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中,注重结合实际开展普法宣传,组织“交通法规进校园”等活动,深入学校、企业等开展普法宣传,及时为服务对象解疑释惑,把履行职能、文明管理、严格执法的过程,变成生动有效的普法实践活动。
年内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共出动宣传车辆260多车次,执法人员1100多人次;开展法规宣传座谈近50次,受教育司机群众800多人次,接受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粉刷宣传标语50多处,埋设宣传牌近百块,悬挂横幅近百条、设置宣传标语近200幅;发放宣传单、宣传册等资料近2万份。向客货运输业主、厂矿企业、客货运车主等服务对象和广大群众广泛宣传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使服务对象和广大群众理解支持交通运输项目建设、行政执法、行业管理工作,促进和谐交通建设。
(四)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提高监管质量
一是理顺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提高政务服务窗口办事效能。增设服务中心窗口和工作人员,方便群众咨询和业务办理接件工作。对年办件量较少的业务事项尽可能推行预约办理、网上申办等,进一步提高事项办结速度。2020年以来,严格推进本局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统一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行“一窗口进出”、“一站式”办结。积极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政务服务工作实现承接下放事项落实到位率100%,行政审批一窗受理按时办结率100%,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换证审批材料精简率100%,网上货运年审按时办结率100%。网络预约办事准点率100%,所有预约事项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2020年,我局政务服务窗口办件量46663件,所有进驻政务服务窗口办理事项(含网办事项)按时办结率及群众满意率100%。
二是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修订更新《百色市交通运输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和公示本局抽查事项库、执法人员名录库,于年内组织对监管对象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共抽查企业27家。
(五)推进货车违法超限超载整治工作。
一是切实履行政府主体责任。增补调整了市治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石国怀同志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罗卫东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各成员单位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统筹协调全市货车超限超载治理工作。
二是分工协作开展治超工作。印发了《百色市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组建7个专责组,采取多方面措施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履行治超主体职责,切实加强货运装载源头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
三是加强货物装载源头和道路运输企业监管。年内对辖区货运企业及矿山、水泥厂、煤场、砂石料场等货物集散和列入重点监管对象的85家货运源头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并督促指导18家货运企业签定了《合法装载承诺书》;深入货运源头企业和道路运输企业宣讲《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50多家(次);约谈了18家辖区重点货运企业和5家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所属企业;对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所属企业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
四是强化路面执法管控。2020年全市出动交通运输执法人员14056人次、开展区域联合执法763次、检查货车42457辆次、查处货车1656辆次(其中百吨王83辆次)、查处非法改装货车732辆次、监督卸载货物47140.24吨、扣分3458分、罚款620万元。
五是推进科技治超。经多次与辖区重点货物源头企业沟通协调,协调10家企业的出厂货物称重信息接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信息化系统平台,并持续进行技术监控;同时筹集400万元在百色大道建设一个普通公路单向不停车检测治超非现场执法站点,强化科技运用和制度建设,全天候对货运车辆进行执法监管。
(六)完成“七五”普法总结和宪法宣传周等工作
一是根据上级关于开展“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要求,组织开展好“七五”普法各项工作,收集完善佐证材料顺利迎接总结验收。
二是开展好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张贴标语、深入企业宣传、微信公众号宣传等方式,开展好宪法和《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执法机构性质及人员编制跟不上时代要求
一是当前我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均为财政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关于执法主体的规定。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对象大幅增加,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编制多年未有增加,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严格管理、周到服务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应造成较大影响。
(二)法治宣传教育经费缺乏、形式单一。普法宣传教育的措施、方法变化不大,缺乏创新意识,普法宣传工作缺少深度和氛围,缺乏针对性和新颖性,难以调动普法的积极性。
(三)执法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当前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主要还是依靠人海战术、疲劳战术,以路面管控为主,依靠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执法、建立违法行为监控体系的力度不够,行业信用管理体系未能建立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聚焦加快建设交通强市目标要求,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推进交通运输“放管服”改革,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综合执法队伍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强化法治教育培训和宣传,推动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提供坚实法治引领和保障。
(一)全面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抓好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各项工作,确保法治部门建设各项任务目标如期推进。
(二)加强培训提升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水平。继续通过举办专题学习班、参加执法业务培训、全员参加普法教育培训等方式,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队伍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服务能力。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创新审批方式。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制工作,制定标准流程,自主依法依规开展受理、办件,简化办事群众负担。
(四)创新服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定期对市场主体行为检查,加大抽查频次。充分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归集录入信用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共同监督、共同管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受理、处理和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优化交通运输行业营商环境。
(五)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相关工作,探索开展移动执法、非现场执法工作;加大行政执法装备保障力度,建立完善装备标准体系,配齐执法执勤个人基本装备。
(六)加强部门内部监督管理。继续贯彻执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加强执法机构的内部监督力度,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基层依法行政、规范执法。
(七)扎实开展交通运输法治宣传教育。继续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任务措施清单,通过开展“路政宣传月”、执法走访服务等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和户外宣传阵地,进一步创新交通运输法治宣传载体,拓宽宣传渠道,切实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普法宣传教育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努力营造交通运输行业建设法治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良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