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矿用漏泄通信漏泄馈线

2022/07/16177 作者:佚名
导读:漏泄通信系统的关键传输媒体,是一 种具有“开放”(即无电磁屏蔽)或“半开放”(即部分 电磁屏蔽)式结构的射频传输线,当信号沿该线纵向传 输的同时,还通过其结构上的开放部分向其周围辐射, 从而实现射频信号能量由传输线向周围空间“漏泄”; 反之,线周围空间中射频电磁波的能量也可通过其开 放处进入馈线而参与其纵向沿线的传输过程,形成馈 线内外电磁波能量的相互交换。 按漏泄馈线的结构特点,可分为连续漏泄馈

漏泄通信系统的关键传输媒体,是一 种具有“开放”(即无电磁屏蔽)或“半开放”(即部分 电磁屏蔽)式结构的射频传输线,当信号沿该线纵向传 输的同时,还通过其结构上的开放部分向其周围辐射, 从而实现射频信号能量由传输线向周围空间“漏泄”; 反之,线周围空间中射频电磁波的能量也可通过其开 放处进入馈线而参与其纵向沿线的传输过程,形成馈 线内外电磁波能量的相互交换。

按漏泄馈线的结构特点,可分为连续漏泄馈线和 非连续漏泄馈线两大类,两者还可进一步分类如下:

矿用漏泄通信连续漏泄馈线

沿线连续产生漏泄效应的传输 线。早期的连续漏泄馈线是一种扁平状平行双导线,属 “开放”式结构。在该线的一端输入射频信号,则在其 周围沿线可测到较强的漏泄场。但这种馈线现已不再 推广应用,主要原因是传输效率低,并且在井下环境 中,当其表面受潮湿、煤尘、岩尘等污染,或安装贴近 巷道壁或金属体时,其性能急剧恶化。

近年,世界各国先后研制了各种以同轴电缆为基 础的漏泄馈线并已达到商品化,称漏泄同轴电缆,简称 漏泄电缆。这种电缆的外导体具有按一定规律开孔、开 槽、或导线疏编织等“半开放”式结构(下页图2)。各 国生产的漏泄电缆结构不尽相同,中国煤矿目前应用 的系疏编织开辫型结构。

处于巷道中的漏泄电缆当馈以射频信号时,信号 主要以两种模式沿线传输:单线模式和双线模式。每种 模式对应着一种特定的电磁场分布。单线模式的场主要存在于电缆外导体与巷道壁之间,是构成漏泄场的 主要因素。由于与本模式相连系的电流系通过有损煤 质巷道壁流通,在传输过程中损耗较大。双线模式的场 主要存在于电缆的内外导体之间,故在 这里又称为同轴模。与本模式相连系的 电流系通过良导体—电缆的内外导体流 通,传输衰减甚小。两种电磁波通过电缆 外导体的开放处不断地交换着能量,使 两者能量的分配达到某种动平衡。调整 开放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可调整两者的 比例,从而达到既获得所需的漏泄场,又 能高效率传输的目的。

影响漏泄电缆性能的是其内外导 体、绝缘体和外层护套的结构尺寸和均 匀性、绝缘体的材质、空气介质的比例以 及屏蔽结构的型式等。其主要性能参数是内外导体的 直流电阻、特性阻抗、传输损耗和偶合损耗等。传输损 耗是指电磁波在漏泄电缆中纵向传播过程中单位长度 上的功率损耗。偶合损耗是指漏泄电缆和附近天线之 间偶合的功率损耗,一般指离漏泄电缆一定垂直距离 处的半波偶极子天线所接收的功率与该处电缆内部传 输功率之比的分贝数。在矿井条件下使用尚应充分注 意其分布电容、电感电阻比和阻燃性能等与安全有关 的要求。

矿用漏泄通信非连续漏泄馈线

将一般非漏泄同轴电缆分段断 开,形成局部开放结构,中间插入漏泄和阻抗匹配的器 件而成。这种漏泄馈线,以非漏泄电缆为主体,其价格 比漏泄电缆便宜。但需另外连接插入装置,增加安装造 价。按插入器件类型,有波模转换器插入式和漏泄段插入式。

(1)波模转换器由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其作用 是当射频信号在电缆中以同轴模式传输到波模转换器 处时,将部分同轴模能量转换成单线模,同时令未转换 的同轴模继续前进而不产生反射。单线模在电缆外向开口处两侧传播,形成足够强的漏泄场供通信耦合之 需。当单线模沿线传播而衰减到不足以满足正常通信时,应再插入一个波模转换器以提供所需的漏泄场。正 确设计波模转换器中元件的参数,可对上述能量转换 实现优化控制。波模转换器的插入间隔视工作频率、单 线模传输衰减及离基地台的距离而异,一般在数百米到百米之间。

这种漏泄馈线系由比利时国家采掘工业研究所 (简称INIEX)的德隆涅教授(P. Delogne)首先研制 成功,其相应的漏泄通信系统称为INIEX—Delogne 系统。

(2)漏泄段插入式漏泄馈线是用适当长度的漏泄 电缆段代替上述波模转换器而成。其与波模转换器相 比的优点在于,当工作频率高至甚高频、特高频段时, 要求波模转换器的插入间隔甚短,一般为70~100m, 使插入装置的数量、安装造价上升。而漏泄段插入式同 轴电缆可以商品化,避免了在安装过程中对传输电缆 的频繁切断和插入连接工作。

与连续漏泄馈线相比,宽间隔、短漏泄段的非连续 漏泄馈线的优点是其安装要求较低。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