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裕度(phase margin,PM),亦称相位余裕,在电路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主要用来衡量负反馈系统的稳定性,并能用来预测闭环系统阶跃响应的过冲。一个性能良好的控制系统,其相位裕度应具有45°左右的数值。
相位裕度可以看作是系统进入不稳定状态之前可以增加的相位变化,相位裕度越大,系统越稳定,但同时时间响应速度减慢了,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合适的相位裕度。
增益裕度是以相位为裕度是-180度时的增益为准进行计算。传统的增益裕度与相位裕度是经典频域控制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能够直观在奈奎斯特图和波德图上表示出来,是衡量闭环控制系统鲁棒性的重要性能指标。他们分别表示控制系统保持稳定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增益扰动和最大相位扰动,以克服控制回路中存在的干扰和对象不确定性。由于他们能够直观、有效的衡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基于增益、相位裕度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也受到广泛关注。
通常开环相位延迟(相对于输入)随频率变化,逐步增加到超过180°,此频率下输出信号(相对于输入)反相。PM为正值,但会随着频率下降,在截止频率(PM = 0)反相,于是在高频率PM为负值(PM < 0)。在存在负反馈时,环路增益超过1情况下PM频率为零或负值可以保证系统不稳定。因此PM为正是能保证该电路正常工作(不振荡)的“安全裕度”。这不仅适用于放大器电路,同样适用于不同负载条件(如无功负载)下的有源滤波器。在最简单的形式中,涉及有非抗性反馈的理想负反馈电压放大器,在放大器的开环电压增益等于所需闭环直流电压增益时测定相位裕度。
更一般地,PM是由放大器及其反馈网络结合在一起(通常在放大器输入处开环)定义的,在环路增益为1的频率测定,并在闭合回路之前,通过尝试输入源的开环输出的方式,将其从中去除。
在上述环路增益定义中,假设放大器输入呈现零负载。要在零负载输入下工作,为了确定该环路增益的频率响应,反馈网络的输出需要加一个等效负载。
假定增益对频率的图象以一个负斜率穿过单位增益仅一次。只有在抗性或有源反馈网络(如有源滤波器的情形)才需要这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