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空间光学发展简史

2022/07/1699 作者:佚名
导读:空间光学的历史如果从20世纪40年代发射探空火箭和发送气球算起,不过几十多年,然而它的发展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在1946年利用V-2火箭发射摄谱仪探测来自空间的紫外线;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人造卫星的发射标志着空间时代的到来。自此,空间光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时期。60年代以后,美国相继发射持续对整个太阳观测的轨道太阳观测台 (OSO)系列,苏联发射了一系列天文卫星(主要有“预报号”卫星系

天弓导弹改为探空火箭升空 空间光学的历史如果从20世纪40年代发射探空火箭和发送气球算起,不过几十多年,然而它的发展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在1946年利用V-2火箭发射摄谱仪探测来自空间的紫外线;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人造卫星的发射标志着空间时代的到来。自此,空间光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时期。60年代以后,美国相继发射持续对整个太阳观测的轨道太阳观测台 (OSO)系列,苏联发射了一系列天文卫星(主要有“预报号”卫星系列),欧洲空间局也发射了特德-1A(TD-1A)卫星。

不过它们所带有的光学设备大都工作在紫外和X 射线波段。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美国共发射了3个轨道天文台(OAO),其中OAO-3上装有一架口径91厘米的卡塞格伦式紫外望远镜,工作波段为1000~4000埃,空间分辨率为5角秒。1973年美国发射了载人天空实验室,上面的阿波罗望远镜装置是一组观测太阳的光学设备,它的发射使从空间对太阳的观测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美国1978年发射的第二颗高能天文台(HEAO),它装有一架大型掠射X 射线望远镜,口径为0.6米,焦距为3.4米,分辨率为1~2角秒。还有四种可更换的探测器:高分辨率成像器、晶体分光计、成像正比计数器、固体分光计。1983年1月26日世界上第一颗红外天文卫星发射成功,这颗卫星是由荷兰、美国和英国联合研制的,它装有一架口径为60厘米的红外望远镜,其灵敏度比所使用的同类仪器高得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