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空间定位技术GPS发展

2022/07/1668 作者:佚名
导读:在卫星定位系统出现之前,远程导航与定位主要用无线导航系统。 空间定位技术无线电导航系统 ·罗兰--C:工作在100KHZ,由三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导航工作区域2000KM,一般精度200-300M。 ·Omega(奥米茄):工作在十几千赫。由八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可覆盖全球。精度几英里。 ·多卜勒系统:利用多卜勒频移原理,通过测量其频移得到运动物参数(地速和偏流角),推算出飞行器位置,属自备式航位推算

在卫星定位系统出现之前,远程导航与定位主要用无线导航系统。

空间定位技术无线电导航系统

·罗兰--C:工作在100KHZ,由三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导航工作区域2000KM,一般精度200-300M。

·Omega(奥米茄):工作在十几千赫。由八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可覆盖全球。精度几英里。

·多卜勒系统:利用多卜勒频移原理,通过测量其频移得到运动物参数(地速和偏流角),推算出飞行器位置,属自备式航位推算系统。误差随航程增加而累加。

缺点:覆盖的工作区域小;电波传播受大气影响;定位精度不高。

空间定位技术卫星定位系统

最早的卫星定位系统是美国的子午仪系统(transit),1958年研制,64年正式投入使用。由于该系统卫星数目较小(5-6颗),运行高度较低(平均1000KM),从地面站观测到卫星的时间隔较长(平均1.5h),因而它无法提供连续的实时三维导航,而且精度较低 。

为满足军事部门和民用部门对连续实时和三维导航的迫切要求。1973年美国国防部制定了GPS计划。

空间定位技术GPS发展历程

GPS实施计划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从1973年到1979年,共发射了4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地面接收机及建立地面跟踪网。

·第二阶段为全面研制和试验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又陆续发射了7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各种用途接收机。实验表明,GPS定位精度远远超过设计标准。

·第三阶段为实用组网阶段。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表明GPS系统进入工程建设阶段。1993年底实用的GPS网即(21 3)GPS星座已经建成,今后将根据计划更换失效的卫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